我在红楼修文物_第7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节 (第3/4页)

的习惯,天不亮就起了,去灶间取了二婶王氏昨儿晚上熬的粥和花卷,在小火上热了热,与他的伴当李寿一起吃了,两人一起出门。

    待进了正阳门,石咏往西华门过去,而李寿则转向东,往位于朝内小街的正白旗府署过去。就因为上回李寿去正白旗那里传了一回信,被佐领梁志国相中了,觉得这个农家伢子虽然年纪已经有点儿偏大,可胜在身体强健,是个习武的材料。正巧正白旗旗下在教那些寻常子弟射箭举重什么的,也有户下人一道跟着学,梁志国便跟石咏打了招呼,让李寿过去习练习练。

    石咏自己则去造办处上班。

    待到李寿离开,于无人处,石咏身上佩着的荷包突然开了口:“石咏——”

    “你这是恼了我了么?”

    石咏奇道:“没有,我为什么要恼你?”

    “再说了,我要恼,也不会恼‘你’啊!”

    石咏口中的“你”,指的是郑旦。

    早先他曾经在顺天府的大牢里待了一晚,后来升堂了他被人提出去的时候,曾听见当晚看守他的狱卒提起,说是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了个天仙似的女子。

    在顺天府那等情形之下,石咏自顾尚且不暇,自然顾不上这等小事,他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可后来,待到最糟糕的情形过去,石咏却慢慢咂摸出味儿来,他的心里,也越来越不是滋味。

    根据他对“西施”和“郑旦”两个人格的了解,那一夜在顺天府“入梦”的,应该是西施。而且在顺天府的时候,西施曾经问过石咏一句,石咏没有答复,西施大约便觉得石咏可能会被永远关在此地,再也不见天日。而石咏所佩的这只荷包,恐怕也要陪石咏一起,经受这样的命运。

    因此,西施做了这么个决定,晚间在狱卒的梦中出现。若是石咏真的有什么不测,至少西施可以让这个狱卒收留。

    自从石咏想明白这整件事之后,西施大约自己也心中有愧,就再也没出过声。

    可是两下里总这么沉默着也不是什么好办法,石咏总是循着习惯,将那荷包佩在身边,甚至有时候他的自言自语其实是在对西施或是郑旦说话。对方却似存了愧意,始终不回应。

    今天,郑旦不服气地出了声。

    “你也知道的,当时那情形……就算换做是我,我也会吓得惊慌失措!寻条后路,怎么了?”郑旦这个人格,依旧保持了有一说一的本色。

    “我明白的!”

    石咏淡淡地回应。

    他很能理解当初西施的想法,那样美好的灵魂,乍然被丢进那样一个肮脏而恐怖的地方,甚至还曾被同囚室的犯人们用极猥琐的目光盯着看过,恐怕那时候西施所使的,只是人求生存的本能手段。

    “所以,你还是怪我!”郑旦赌气似的冒出了这样一句。

    “不不不,”石咏到了这时候,反而较起真来了,“我真没有怪你的意思,甚至我会将自己放在你的位置上去想,我觉得我若是你,也可能会做同样的事。”

    郑旦似乎轻轻地吸了一口气,但是没有作声。

    “人为了生存,为了过得更好,使出一些手段是无可厚非的。”石咏想了想,说,“只不过若是为了生存这唯一目的,却抛下了自尊……和原本曾经珍视的东西,是不是会显得太可惜了?”

    作者有话要说:  1金石考据这一门学问确实在清代取得了很大成就。文中所写丰润学宫的牛足鼎,确有其鼎,确实曾经引起清代金石专家的研讨与争论。鼎的故事本身则是作者虚构的。

    第82章

    石咏熟悉郑旦的脾性, 知道她恐怕是代其他人格受过,那一夜托梦给狱卒的, 应当是西施。

    就像他自己说的, 他并不觉得西施这么做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在很多时候, 让自己存活下去, 或是让自己活得更好一点,是人的本能。危机来临时,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运用自己的优势, 想办法让自己摆脱困境。

    而且石咏相信, 西施所代表的,只是人性中的一部分, 她不应割裂出来, 更应该与郑旦组合起来一起看。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