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师_第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节 (第4/4页)

调查一番后,也没人怀疑他。夏梦飞发现了丈夫后腰的伤,沈研称在外面走路时急转身不小心,戳到了一辆货车上外露的一根钢筋,她自然也不会怀疑。

    此时,沈研考虑该如何处理手里这堆价值千万的黄金。

    他在单位工作中,研发出了全景监控的雏形产品,当时的处理软件很不成熟,看起来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他的主管领导认为这不可能是未来监控的发展方向。沈研只好自己申请了专利,他深信如果能投入资源好好开发出来,全景监控无盲区的优点将填补很大一块市场空白。

    他一直有创业的打算,但科技公司创业需要相当多的起步资金,考虑再三,他决定分批去外地把黄金兑换成现金,用这笔钱创业。

    最后他筹集了一千多万,又以专利和现金投入为股份,向风投又融了一千多万,开始了创业。

    辛苦工作了两三年,全景监控再也不是一开始那样的鸡肋,而是可供警方实际办案的成熟产品。可是安防设备招标极其严格,全国就他一家小厂商生产的产品,压根儿入不了政府的招标目录。

    连招标目录都进不去,怎么中标?公司的资金已经捉襟见肘,再拿不到订单,这几年的所有心血都白费了。这些心血不光是智慧和汗水,还有那笔赃物和一条人命的沉重负担。

    沈研很不甘心,心想该如何能让产品进招标目录,他突然想到,如果某个特大案件,现有的安防产品全都无能为力,最后靠他的全景监控破了案,那么主管部门必然会重视他的全景监控。哪怕一开始订单不是很多,但让业内意识到他这个产品的巨大优点后,包括大康和海华这样的业内翘楚,寻他合作也不在话下了。

    给监控探头划分年代的话,过去的模拟信号是1.0时代,现在的数字信号是2.0时代,他相信全景监控会开启安防的3.0时代。

    如果能成功,他这个创始人将跻身身家数十亿的富豪行列,这对他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接下来是该如何闹出一件大案,让其他安防产品全都没有用武之地,只能靠他的产品。

    去年九月的一个周末,他去岳父家,和夏明交流工作时,夏明透露大康公司正在开发第三代智能安防系统,夏明带他去了书房,亲自展示了这套系统。

    他得知,这是大康和政府合作的项目,信息中心为了帮助研发,拉了一条专线,大康公司可以在外网查看公安的监控录像。虽然张强为了安全起见,让外网只能查看探头午夜十二点的静态画面,看不了录像,但如此一来,路上的每个探头都能看出其拍摄范围。

    夏明登录的系统,用的是公司几百个技术人员共用的测试账号,还直接告诉了沈研,让他体验一下他们的系统,提提意见。

    沈研回家后一想,如果掌握了全市探头的数据,那么只要找到帮手,就能干出警方抓不到的案子了。他马上联想到了周兵和刘齐,这两人开锁的手段和身手,他在监控里亲眼见过。

    于是,沈研借着平时去信息中心测试产品的机会,借用他人已经登录在电脑上的账号,偷偷查出了周兵和刘齐现在的信息,发现两人手机号也没换,目前依然留在杭州郊外的一个镇上。

    沈研根据他们手机的定位,亲自开车到附近偷偷观察过他们俩,过了一段时间,他筹划充分了,开始联系周兵,用安全的方式见面。他知道两人是悍匪,不敢直接威胁,抱着商量的态度找他们合作,本以为很难说服他们犯罪,谁知他们一听这个机会,居然当天就答应了,待他详细设计好犯罪计划,年后连续上演了入室抢劫。

    前三次案子,他只想尽快闹成大案,借着g20年,更容易引起高层的重视,平日里,他趁来中心测试产品的机会,探听一些案件的调查进展。

    第四次,他刻意在计划的案发地装上全景监控,让公安第一次意识到全景监控的优势。随后,他趁参加安防厂商展览会的时机,在刘局的座驾上放上纸条,他知道,这样具有挑衅意味的话语,又处在g20前夕,必然会引发轩然大波。

    不过,他还想把最后一次做得更大,所以他刻意暗示夏明可以查绑匪的手机号,如果夏明还不明白,他甚至准备随口说出手机电子栅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