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节 (第3/4页)
长得好,但是性情必定温驯,乐于与人亲近,并且只记人恩,不记人仇。若是有哪只猫对人有敌意,露了爪子要挠人,则不管人伤了没伤,它长得多好,那都是烂命一条。 景泰帝能容一个与他亲近,并且无害的太子;却未必能容一个心中有恨,时刻想要报复的侄儿。 太子年幼不谙事,只记景泰帝的情,那就让他一直记情,绝不能叫他知道了其中的仇,这才是现在最好的处事方法。 梁芳的话说完,万贞便冷笑一声,指着他问:“哟,你倒是好心!可我问问你,吃的穿的用的玩的,东宫少了哪一样?监国哪一点对太子不好?” 景泰帝在吃穿用度上没亏待太子,但于皇室子弟来说,这都是应有之义。 可太子已经满了六岁,按国朝规制,这个年龄太子应该由翰林学士开蒙,在勋贵之家选择同龄子弟组建幼军。并且文华殿开经筵时由皇帝带着,在朝臣面前露面,不说接触政务,至少也要让文武大臣有个面熟的印象。 但景泰帝不止没有给东宫充实属官,不带太子参加经筵,连开蒙的学士都没有派一个过来。这哪是培养储君,几乎就是像囚禁太上皇那样,将太子困在东宫。只不过比起南宫来,太子前往仁寿宫的路径还算通畅,没有阻绝而已。 梁芳是在内书堂读过书的,万贞这只要吃穿用度无缺,就叫对太子好的无脑喝斥出来,他几乎懵了一脸。 万贞又对韦兴等人道:“你们也都记着,监国为君为长,太子之事自有决断,论不着你们咸吃萝卜淡cao心!要让我再听到你们谁敢在殿下面前,说监国半个字是非,我就打他的嘴!要是打嘴都还治不服,我就上禀太后娘娘,治你们一个离间骨rou之罪!” 几人忙不迭的点头答应,万贞又道:“不止你们,整座东宫,你们都给我盯好了!谁敢非议监国,照打!” 众人散去,梁芳到底心中不忿,又悄悄地来找万贞。 万贞站在栏边一盆杜鹃花后,怔怔的看着正和小宫女一起在庭院中玩耍的太子。梁芳本来有话要说,见到她脸上的神情,却又觉得自己刚才的想法实在有些多余,小声的问:“万侍,咱们当真什么都不做?” 万贞已将脸上的凝重表情尽数敛去,当太子拿着蟋蟀过来向她显摆时,已经只剩下灿烂的笑容,轻声地说:“老老实实照顾殿下,侍奉殿下健康长大,就是咱们要做的事。至于其它的,来日方长!” 第一百零一章 物换星移人非 为了废太子,景泰帝先将都御史杨善、王文提为太子太保,以控制言官诤谏;又在四月赐给文渊阁大学士陈循、高谷百两银子,以劝诱重臣。 这些看似荒唐,但却向群臣表明皇帝意志不可动摇的举止,令王直等重臣进退两难,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孙太后见景泰帝一副情急迫切的架势,忧心忡忡,左思右想都没有周全之法。便以周贵妃欲进南宫服侍太上皇为由,强行将周贵妃送入南宫,告知太上皇事情始末,想听儿子的决断。 朱祁镇听说了弟弟的所作所为,怔怔出神,良久无语。周贵妃急道:“皇爷,您快想想办法啊!濬儿是太子,则您终有一日能够出这囚笼。濬儿若废,咱们还有什么指望?” 朱祁镇如何不知道其中的关窍?只不过他如今囚困南宫,监视严密,连自身都难以保全,这外面的事,他纵然有心,也无处使力。想了会儿,问:“母后意下如何?” 周贵妃道:“母后说,胡濙是宣庙托孤老臣,王直一向被您倚为腹心,至于其余部阁大臣,多是您在位时所用。您传信出去,请他们秉公直言,他们必不敢辞……” 朱祁镇摇了摇头,叹道:“母后毕竟多年不参与朝政,对外朝之事出了偏差。胡濙与王直在迎我南归一事上竭尽全力,又因为我的礼遇而与祁钰几番争执。在祁钰面前已然势弱,太子废位,他们至多只能暗中反对,却不可能再强行出头。我不传信,让他们自行选择,犹能保全多年君臣情分;我若传信,却是逼得他们自此与我恩义两清。濬儿纵能因此保住太子位,却未必能保住性命!” 周贵妃花容失色,太子已经遇过一次刺杀。是于谦他们这班朝臣力压,才算清查了刺客党羽,暂时压住了后患。但其实谁都知道刺杀太子真正的根由何在,若是因为强保太子位而耗光了外朝重臣的情分。则太子免不了每日都要防备来于暗处的刺杀,一不小心就小命不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