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节 (第4/4页)
禟,原本清澈的双眼里满是喜悦,可能她自己都没有想到重活一世,她不仅护住了孩子,夺得了宠爱,报复了上一世的仇人,还占据了胤禟的心,甚至得到了他的独宠。 第119章 清算(一) 从除夕开始,这皇家就各种事故不断,董鄂氏也好,八福晋也罢,二人自打称病之后,便少有出现在人前了,再说婉兮,虽然逃过一劫,却也病了好些天,同前两者的区别也就是她原本就很少出现在人前,所以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正月之后,随着八阿哥府的两个侍妾的出现,有关八福晋的谣言算是彻底平静下来,宫里太后、慧妃和良妃都派人送了赏赐,不管她们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八福晋的名声是彻底恢复了。 相较于这些,十四阿哥胤祯就没这么幸运了,虽然康熙有心压下此事,可惜胤祯本人不够给力,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来了个不打自招。当时就算人不多,却也不少,而且鱼龙混杂的,只要有一方势力同他不和,这些就一定会传出去。 打脸这种事,明面上顾着兄弟情谊不能办,私下里太子以及诸位阿哥但凡凑到一起,都跟斗鸡似的,谁也不让谁。 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他们又怎么会放过,特别是近两年来,八阿哥频出风头,早已惹得太子等人不满,此时就算打击的不是八阿哥,他们也会努力拉下胤祯,阻止八阿哥继续扩张势力的。 事实上若是普通的风流韵事,也不过就是让百姓们听个新鲜,可涉及康熙的脸面,这事再小也是大事。 之前就说过胤祯在宫宴上的所作所为都狠狠地打了康熙的脸,现在这一切又传得沸沸扬扬的,康熙能容忍才奇怪了。 康熙这几天的心情一直不好,为了胤祯和德妃的事情发了好几次脾气,闹得整个后宫里的人都一副心惊胆颤,人心惶惶的样子。 原本康熙还以为除了胤祯的事情有些棘手,其他都是误会,可惜越是往下查,就发现事情的内容越是惊人。 德妃的确有办法,否则这么多年以来,整个后宫,这么多身份高贵的妃子,却任由她一个包衣出身的妃子笑傲群雄。但是去年发生的种种事情都一再消弱了德妃的势力,以至于往日总是稳坐钓鱼台的她,现在做起事来,总是束手束脚的,难以施展开始来不说,还总是达不到她想要的结果。 这次,德妃虽然反应迅速,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最恰当的调整,甚至顺利避开了康熙的眼线和暗桩,可胤禟并不想让她躲过去,所以任她安排的再隐秘,胤禟的人都会将痕迹透出去,以至于德妃里那些本没有参与此案却负责扫尾的人都被抓了起来。 这个结果于德妃而言,不下于晴天霹雳。 事实上从宫宴之后,德妃这心就一直吊在半空中,为了避免自己被牵涉其中,也为了保护她手里的剩余势力,她这些天可没少动作,甚至还为此委屈了她的老十四,可是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做了这么多,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康熙心里总想着给德妃留一丝余地,可惜此事涉及裕亲王福晋和简亲王世子,两方都是康熙需要仰仗的人,如此也就容不得康熙徇私了。 只是因着过年的关系,一切就这样僵着,康熙不提,其他人便不问,默契地等到过完年之后,才将这一切提上案程。 有句老话说得好,拔出萝卜带出泥,德妃有本事脱身不假,可惜明里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拖后腿,暗地里又有胤禟在一旁虎视眈眈盯着,纵她有三头六臂,这个时候,她不栽谁栽。 当德妃被人请到乾清宫时,她就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栽了。不同于从前的种种,那个时候的她因着得圣心,即便事情真是她做的,只要康熙相信不是她做的,或者说康熙愿意护着她,那她便立于不败之地。 正是因为这个,任后宫的妃嫔有再多的算计,也无法减弱德妃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反而因着她们的种种举动,加重了康熙对妃的愧疚,这才有了德妃如今的地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