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6章 县试真题 (第2/2页)
“送财神?案首可别和我逗闷子。” “掌柜的,你说,我这考县试的诀窍可不可以发比小财?” 郑掌柜震惊看着成池,“何止是小财,家里子孙读书最是抛费,若有进益良方,那是躺在金榻子上由财神打扇咧!” “您瞧,那可不就是财神和金榻子。”成池指着西边人群聚着的地方。书肆就在南街东头,可以望见西边那张贴卷子的地方,外边围着几个文人抄录。头几日来的多些,现在只三五个,反正是从贴榜了就没断过。 “成案首是说这试卷生意?”郑掌柜回过味来。“抄录印发答卷,也做一时集?” 郑掌柜想着这是个好主意,方便夷县文人,也能赚笔辛苦钱,可都抄过了,出时集也行。 却见着成池点头,又摇头。 嗯?难到不对,郑掌柜不明白,看着成池吊胃口有些急了,“成神童,快快说来吧。” “习题册。”成池说道。“落选待选的考生比中选的多的多,何不做成习题册,卖于考生?” “现在是县试,还有前一届的。若书肆扩展,还不拘我们夷县,常宁府的,还可以周边的,比如那安平府的。” “如此类推,还有府试、院试,甚至是乡试、会试、殿试。这是不是财神打扇?” 郑掌柜仿佛被眼里的金晃晃闪着,咽咽口水,回不过神。 “这考生练习要从县试抓起,别输在第一步。属上那一年考卷,考官哪一位啊,出了什么样的题啊。方方面面琢磨透了,考生就不惧考试了。” “好。”郑掌柜半晌憋出个好字。“好个财神打扇,好个常宁成郎。”郑掌柜很是叹服。 说定了,成池只占了两成股,至于郑掌柜找谁拿卷子,找谁印,找谁销……都与成池无关。 两人立了契书,按指印为信。 第一版《县试真题》就这样诞生了。风靡夷县、常宁,快速卷至周国。此后,随着《夷县秘卷》《县试习题册》接连诞生,试题家族越来越大,题册传承自此而起,科举自此而兴。 后话暂且不提,成池现在做卷子,就当府试练习了。 一连做了小一个月,就出去录新立的府试禀保。和县试结保不同,府试禀保是六人互保,比县试多一个。县试过后同年都结识了,志趣相合、诚信考试的朋友有许多,做保也不难。 收拾心情,等待府试。 时间一溜烟就到了四月。府试三场,分帖经、杂文、策论,定额录取五十人。 卯时正,天空露白。 考院前早已排起了长队,一如县试场景,倒是买东西的小贩少了,考场许多东西都是备着的,比如被子等。待及卯时一刻,大开院门。如同县试考场安排,官兵守卫做那“搜子”,喊名、验证浮漂、入场、锁门、宣辞、领号、入考棚、发卷……府试由学道主考,头两场贴经、杂文各考一天,第三场策论需连着考两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