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家有考生_第12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8节 (第2/2页)



    答完这乡试的最后一道后……

    神清气爽!

    整整萦绕在身上九天的臭味,李爹都不觉得臭了。

    考完了……

    终于考完了……

    可以回家看乖女了……

    第142章

    一场乡试下来,人人狼狈, 个个瘦了几斤, 都快要脱像了。

    唯有谢越彦例外。

    这让李爹吃惊的同时,对谢越彦体格之健, 又有了新的认识。

    宋松安年纪与谢越彦相差无几,可是,这九天的考试下来, 走路人都在打晃,这体格子比起谢越彦来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唉……

    要说越彦这孩子其实真不错, 学识好、人品好、体格也这么好,只可惜……

    李爹将心里的想法又压了压, 放弃在角落里。

    他和宋松安乡试一场下来, 有些亏了元气, 着实要在等放榜的这段时间好好养养, 几乎是天天都睡得昏天暗地。

    李爹和宋松安这种情况并不是特例,事实上, 几乎所有熬过乡试的考生们做的都是同一件事儿睡觉。

    乡试结束, 无论考的好还是不好, 都与考生没有什么关系了,考生们已经可以放松下来。而这回忙得天昏地暗的换成了考官们, 要从五千份考卷中取一百人为正榜, 二十人为副榜, 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工作量大这种事情就不说了, 重要的是每位考官都有自己的喜好, 尤其是在定名次的时候,四位同考官经常是吵成一团,最激烈的时候,红着眼睛,宛如斗鸡一般。

    当谁都争不赢时,就会将有争议的考卷交给两位主考官定夺。

    如果两位主考官意见一致尚好,如果两位主考官的意见都不一致,那就热闹了,往往空气中都会弥漫着一股硝烟的味道。

    比如现在。

    四位同考在堂下缩得如同鹌鹑,眼巴巴的看着堂上两位主考官唇枪舌箭,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裴大人主持过几届乡试了,资历老、份量重,所说之话无人不遵。

    可这小赵大人可是当今圣上眼前的红人,文武双全。

    当今圣上是以马上打天下的,对于武将向来偏爱,可武定国文□□,在治国方面,当今圣上不得不倚重文臣,此时居然出了个文武全才的,又怎么可能不入了圣上的眼。

    圣上眼前的红人,那可是可以直达天听的,若是惹恼了他,在圣上眼前参上一本,他们的乌纱帽可就都不保了。

    他的话自然也是重要的。

    这个小赵大人虽然深受圣眷,可是,自从来到福州后,就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也并不曾与他们为难。他们还以为会一直就么顺利到乡试完成呢,却没想到现在,两位主考官为了乡试解元归属问题而各执一词。

    “小赵大人,我不否认这个谢越彦才学出众,惊才绝艳,可是解元、亚元、经魁全部为丹嘉城守仁书院之考生,恐怕会引来非议,不如这三人全部压下一级,拟孔禄铭为解元,以绝众人不实之猜想……”

    裴大人语重心长的道。

    “裴大人此语不妥。为国取材,自然是材为上。什么时候要为了顾忌他人猜想而不按学识排名次了?!”

    赵鹤然完全不能理解裴大人的所思所想。

    他知道这个裴敬亭为人谨慎,不愿意行差踏错一步。

    可是,他不能为了自已的名声考虑就轻易摘掉那名学子原本该有的荣誉。

    这叫什么事?!

    赵鹤然虽为文臣,可是身上似乎还保留了武将那特有的梗直脾气,这可能也是圣上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可这个脾气可把裴敬亭给气得不轻。

    他心里的苦有谁知?!

    到时候,他拍拍屁股走了,留下面对流言蜚语的还不是他?!

    “此子尚且年轻,区区一乡试解元,他也未必放在眼中,压一压他的名次也是为他好……”,裴敬亭继续道。

    赵鹤然已经气得想骂人了。

    “乡试解元不重要?!”

    “此子是小三元出身,若是能得□□出身,必会被当今圣上所看重,官至“大学士”或“殿前行走”……”

    “如他没有这个实力也就罢了……”

    “可是他明明有这个实力,却因为你的谬论,让他错失乡试解元,那他必将与“□□”失之交臂……”

    “您断的可不是他区区解元的名头,你断的可是他的锦绣前程……”

    赵鹤然据理力争,寸步不让。

    裴敬亭自然是知道,他若免了谢越彦的解元名头,很大的可能性就如赵鹤然所说的一般,会让这名学子与“□□”错失,可那又如何?!他的名声不容许有一点污点。

    “赵大人,您可真有意思。慧眼如矩啊……您怎么知道此子日后会连中三元?!难道您会算命不成?!”

    裴敬亭皮笑rou不笑的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