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节 (第2/3页)
也不养,鸡鸭鹅一个没有,院子里空荡荡的,只有原主勤快,家门口种了点应季的蔬菜,想吃就去摘。 舒宁在空荡荡的院子里转了半圈,心道魏家这两口子真是有了媳妇就当上了太上皇和老太后,享福享得真舒坦,以前又穷又懒,儿子上大学都凑不出点钱,现在倒好,经济上靠儿子,生活上靠马夏夏,简直养成了两个老残废。 还是两个手脚不勤、脾气大、会打人的老东西。 原主当年有点钱,离开一个人过不也挺好,怎么就选择嫁给魏成呢。 舒宁一个人没事做,闲散地在院子里晃,又问5.5任务目标有没有解锁。 5.5回答没有,舒宁顿时觉得自己更闲了,才想着要不要回屋再睡一会儿,却听到屋子里有动静。 走到堂屋门口一瞧,竟然看到魏婆子跪在地上给角落里供的菩萨磕头,边磕边呢喃。 “菩萨保佑,菩萨莫怪,给您老磕磕头,厄运扫走。” “我们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您尽管说,以后我们肯定每日跪拜,每周进贡,您千万不要动气。” 原来是把原因归结到请了菩萨却没有跪拜? 舒宁轻哼,但她没管,直接转身出门,外头溜达去了。 在村子里逛逛,才发现这里其实并不穷,虽说不是每家每户的自建房都造得金碧辉煌,但几乎都是二层小楼加前后两个院子,不少房子都翻新过,院子也进行了修葺,整体看起来,村子里情况还行,至少舒宁随便逛逛,觉得整体经济情况应该也还可以。 而随着舒宁的走动,系统介绍里也解锁了新内容,原来村子里本身条件不好,地也贫瘠,没有发展出什么好经济,但贵在人都很勤奋,无论男女老少出去打工的非常多。 很多家庭都是全家出动去大城市,一家几口赚了钱也缩衣节食,这才改变了家里的经济情况,等老人年纪大了,孩子也要上学,便把家里的房子翻新一下,老人带着孩子留乡生活,年轻力壮的小夫妻在外继续打工。 这是村子里的常态,十个家庭,至少五六个都是如此。 当然了,魏家是例外,原主马夏夏的娘家也是例外。 前者纯粹是懒,后者则是自己作死——重男轻女太严重,把女儿都给吓跑了,嫁出去就如同泼出去的水,不敢回娘家,马夏夏两个jiejie都跟着夫家人一起奋斗攒家底,如今条件也不错,至于马家…… 舒宁悄悄不远处那栋有点扎眼的三层小楼。 啧,重男轻女了不起啊,吸女儿的血就是厉害啊,毕竟三个女儿呢,一人要一点,可不就也搜刮出家底了吗。 舒宁满眼嘲讽,转身去别的地方继续溜达,累了就随便坐坐,饿了就从商城买点零嘴吃,偶尔也去相熟的村里人家里坐坐。 马夏夏虽然本人可怜,好在在村子里人缘还可以,舒宁随便溜达,时不时就有人叫她屋子里坐。 舒宁也不推辞,谁叫她她就进屋,喝杯茶聊两句。 村子小,什么屁大的消息都能很快传开,舒宁进屋,便有人询问,舒宁就聊两句,当然只说是意外。 有人听了,不做声,有人听了,感慨两句,也有不喜欢魏家老夫妻俩个的,直接当着舒宁的面笑出来。 也有人对舒宁说:“你那公婆两个,我也早和你说过,都不是好东西,他们这次啊,活该!你做的对,就该出来逛逛溜达,还能呆家里伺候他们两个老不死的吗。儿子都不管,要你这个媳妇忙活呢吗?你也别多管,给三顿饭吃不错了!就等他们家儿子回来再说。不是现在儿子有本事吗,有本事接回城里住大医院啊。” 舒宁只听不说,反正本来也是打发时间,又不是要从这些话里辨别出敌我。 下午,5.5提示魏成已到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