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0节 (第1/3页)
几方僵持不下,场中氛围极为诡异, 主持人左右张望,居然没瞧见第三个人举牌,不免愕然。 没人竞价,不代表不走拍卖流程,见半天没人应声,主持人只能继续喊拍。 “六十八万第二次……六十八万第三次!成交!”主持人落锤定音。 看到这个成交价,许多人瞬间就后悔了。 六十八万就拍到了苏涌诗集加上高起明的小画,这可是捡天大的便宜了! 特别是高起明的画存世量稀少,五年前一次拍卖会上出现一张大幅的,成交价飙升至近千万! 虽然这张是小的,还裁了做封面,但也不至于合着诗集才六十八万吧? 一个便宜三个爱,厅里坐的虽都是商界大佬,几百万对他们来说算不得什么,可看到这样的机会错失,还是忍不住扼腕。 “是我捡着便宜了。”蔡润明老先生似乎也没料到真没人与他竞价,讶笑着说。 “还是大便宜!”何教授探头瞧他,“等东西到手就能知道她修复做的如何!绝对是赚到!” 蔡润明老先生笑望何教授,“你教出来的学生,我当然是信的。不然也不会参拍。” “让您破费了。”林芝有些不好意思。 如果不是蔡润明老先生看何教授的面子出手,这本诗集说不定会面临流拍的情况。 “经两轮专家鉴定,谁还不明白你的修复水平?那些人挑毛病,就是看着你是个新人好欺负罢了。” 蔡润明老先生笑着摇头,“本来就是做公益,诗集也是真品。以这个价格拍下确实赚到 ,哪来的破费一说?” “该谢。”何教授插言,“也是我疏忽。你的第一次修复作品本不该面临如此局面,若真的流拍,对你的名声必造成影响。” 如果经她修复的东西被人以技艺不精为由贬斥一通,在拍卖会上造成流拍,以后想接到好活就难了。 不管将来她能力如何,大家永远都会提起第一次作品参拍的事,这就是初印象。 虽不是不可扭转,但要花费极大的精力去证明自己,还得费心替自己打广告做宣传,慢慢博取圈内人的信任。 而蔡润明老先生出手就不同了,最终成交价不重要,重要是他瞧中的。 以蔡老先生的名望,绝对能给林芝这本修复作品带来更好的声誉。 林芝知道何教授的意思,她也明白其中关键。 所以当蔡润明老先生举牌的时候,林芝在放下一颗心的同时也生出不少感激。 必竟蔡润明老先生一直坐在她身旁,对苏涌诗集兴趣不大是看得出来的。 “哎,不过一件小东西而已,可及不上你捐出造纸八方蒙受损失的一星半点,更何况我还有得赚啊!”蔡润明老先生见林芝还感激地看着自己,笑着摆手。 林芝正想说话,却被何教授拉了一把,“客气客气就行了。没听他有得赚吗?这个人从不做亏本买卖!” 蔡润明老先生摇摇头,懒得跟何教授打嘴仗。 因为错失苏涌诗集,一些人情绪有些收不住,看到下一件拍品起拍价不高,便争相举牌,生怕再错过什么。 这件价值不高的黄玉马摆件,居然一路走高,最后成交价竟达到一百三十五万。 这样成色的黄玉马若是放在外头卖,最多也就是八十万顶天。 落锤后,拍下的那个人头脑热度降温,自然又是一通悔恨。 前面耽误了不少时间,主持人刻意加快了拍卖流程,不到两个小时时间,册子上五分之一的拍品都有了去处。 蔡润明老先生又举牌拍了两件,据林芝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