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在六零_第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1/4页)

    胡老太自认为身子骨还算是健壮,所以当村里秋收秋种的时候她也会跟着忙前忙后的帮忙,甚至要是村里秋收时候要是天不好了或是赶不上交公粮的时候,那也是得下地干活的。

    可这会儿可不是秋天那么忙的时候,这可是冬天啊,基本上村里人都闲的只能躺被窝里数羊了,她不也是闲得慌嘛,而这时候家里又刚好买上了收音机,作为家里最闲的胡老太,那是彻底的放飞自我了。

    一开始收音机还一直被李爱国宝贝似得供在桌子上,甚至晚上还跟个宝贝似得搂在怀里。可胡老太一表露出对收音机的浓厚兴趣之后,基本上就没李爱国啥事儿了。

    胡老太是真的对收音机里的内容痴迷了。不提那些新闻啥的,光是上面的样板戏啊,相声啊和评书啥的,就能让她忘我的连午饭和晚饭都不记得吃了。

    一次在孙玉秀来家里碰到这东西之后,基本上村里的人都知道了,李爱国家里有一个能听很多东西的收音机呢,然后收音机计被胡老太霸占之后,又几乎成了村里的公共财产了。

    每天在村十字路口晒太阳的人越来越多了。因为李爱国家正好就在村十字路口边上,胡老太基本上一出门就到了,所以本着有好东西分享(可能也有点炫耀的心里),胡老太如今也是雷打不动的每天都在rourou上学之后出门晒太阳了。

    把收音机往凳子上一放,打开开关,调准信号,胡老太一天的日常就开始了。

    而这个时候也成了村里的“集合”的时间了。大冬天的,村里人都没啥事儿,唯一的娱乐方式就只剩下听收音机这一个了,所以村里人还闲着的都抱着板凳排排坐,即使是听着新闻联播,那也是津津乐道的。一时间,村里冒出好几个军事专家和政治专家,以及历史学家。

    村里见面时问候的语句也从“你吃了吗”,变成“今天你听了吗”。一台小小的收音机,带给李家庄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也间接刺激了村里人想要挣钱的决心。都想着有钱了也买台收音机,至于说工业券,则是被他们给选择性的忽略了。

    咋啦,还不准他们做做梦了。

    当然听广播也就成为rourou写完作业之后的乐趣了,即使李洪礼那么努力的去学习,也会在闲着的时候听上那么一耳朵,就更不用提村里的那群熊孩子了。

    在腊月初七那天,学校也终于放假了。而通常又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所以即使山东这地方没有米熬腊八粥啥的,也都开始忙活起过年来了。

    首先就得忙着蒸馒头了。这几天可是要把一整个正月的馒头给做出来,然后再做点面鱼花馒头啥的,反正就是忙的闲不下来,就连rourou也跟着帮忙了。

    rourou跟着帮忙就纯属灵机一动了,她记得好像馒头和面的时候掺水少一点,揉的时候用力一点,把yingying的面团揉得软软的,蒸出来的比较白和好吃一些了。rourou把这事儿跟胡老太一说,就得到了胡老太的赞同,然后就把揉面这差事儿交给rourou了。

    纯白面的馒头是舍不得蒸上一锅的,大多数都是掺着玉米面、地瓜面和豆面啥的杂粮馒头。

    有rourou帮忙揉面团,胡老太可是轻省了不少,然后就有更多的时间听着收音机给rourou做新衣裳了。家里人的新衣裳除了rourou的,都是赵红袖一针一线缝出来的。一开始胡老太还意思意思的给孟修和孟老爷子做了两身衣裳,后来混熟了之后,或者说是表明了她不嫌弃他们的意思之后,胡老太就再也没有给他们爷俩动过针线了。

    她又不是没有儿媳妇,干嘛费这功夫,劳心劳力的。

    rourou还是长身体的时候,但是为了美观好看,胡老太也没有跟赵红袖似得特意把衣服做的大一点,也好来年也穿得上。胡老太就喜欢把自家大孙女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每回做衣裳都是量好了尺寸,能够让rourou穿的合身,甚至还不惜花费功夫给rourou的袖子上绣上两朵小花啥的,反正就是美得很,rourou可喜欢了。

    要知道自家老妈也没这个手艺,在一次被老妈给做了一件“麻袋”之后,rourou就再也没穿过赵红袖做的衣服了,大概是因为奶奶怕伤眼睛吧,毕竟当时她穿上那件衣服之后,奶奶的表情实在是,有些一言难尽。

    这李家庄忙活着过年,镇上当然也不例外。

    小镇不小,整整由八个生产大队组成。生产大队长的职责,除了领导队伍进行生产之外,从一到八,权利依次递减。所以说,镇上权利最大,可以被称得上是“镇长”的人,就是第一生产大队的队长,夏建国了。

    这几年镇上没有发生过旱灾水灾啥的,不提红卫兵那档子闹心事儿,粮食收成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