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节 (第2/3页)
不会害得朋友或者弟弟、下人跟着我一起犯错的。真的,我保证。还有,君子动口不动手,我虽然还小,但也不能有失斯文,害得爹爹和您没面子。” “心里话?”程询审视着修衡。 “嗯!心里话。”修衡用力点头,目光坦然地对上师父的视线。 程询笑道:“没事儿了。晚一些,把你说过的要紧的话多写几十遍。”随后指一指对面的座位,“坐下,教你下棋。” “好啊。”修衡神采飞扬地转过去做好,打座子的时候却又忐忑起来,“我有没有给您和师母、祖母惹麻烦啊?” “没。”程询语气柔和,“大人之间的事儿,跟孩子无关。” 修衡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程询不免意识到另一件事,不解地道:“不担心你爹娘?” “师父说没事,爹爹娘亲一定不会说有事的。”修衡小手一挥,“见到他们,我会老老实实认错。”停一停,小声嘀咕,“董飞卿也有错呀,那么横,横着走的小螃蟹似的。一个巴掌拍不响的。” 程询开怀而笑。 师徒两个下了两盘棋,唐栩来找儿子算账了。 修衡果然如先前承诺过的,诚实地把自己想明白的道理告诉父亲,乖乖认错。 唐栩见状,倒觉得这档子事出的很划算:这是怎样的书本经文里都教不了儿子的事儿,因而态度缓和下来,温和地提点了几句,便让长子站在一旁观棋,和程询一面下棋一面闲谈,“董志和带着妻儿去赔礼道歉了,他家那小子,也挺有意思,见我没当回事,立刻问我,修衡哥在不在。” 程询笑了,“好事儿啊。”又看向修衡,“回头再见着,不准耍性子,有个做哥哥的样子。” 修衡点头说好。 . 孩子这个小插曲过去之后,修衡、开林和董飞卿竟玩儿到了一起,每逢休沐的时候,都会相互串门。董志和、程询碰面的时候,都有点儿别扭。 董志和说:“你那小徒弟原先不是特别乖顺么?拜师之后,怎么跟你一个德行了?” 程询就说:“你儿子横着走的那个做派,还是管管吧。不然,以后我让我儿子收拾他。”委婉地告诉对方,自己已经让修衡很克制了。 董志和一边眉毛抖了抖,到底是有些尴尬,“那孩子让他祖父祖母惯坏了,动不动就由家父的管事护卫带着出门。” 程询如何都不肯承认自己的小徒弟有错——那是唐栩要说的场面话,他才不肯,颔首一笑,“知道了。”随即转身走人。 董志和咕哝一句:“瞧你这德行……” “就护短儿了,怎么着吧?”程询回头凝了董志和一眼,笑说,“有本事,别让你儿子跟我徒弟称兄道弟的。” 董志和连表情都拧巴了。 程询哈哈一笑。 私底下,两人把这件事翻篇儿不提,偶尔一起在皇帝面前回话、议事的时候,仍旧是因为不同的政见争论不休。 皇帝每回都只是笑笑地听着,但是显得饶有兴致,颇有耐心。 转过年来,皇帝毫无预兆地给二人同时下了旨意:任命程询为广东按察使、董志和为广西布政使。 两广地带的烂摊子,皇帝要用自己最赏识的两个人前去,帮着陆放收拾干净。 前世今生相加,程询头一回有了挖坑把自己埋了的感觉:是,一跃成为了三品大员,开罪官员也不在话下,最要命的是,他要跋山涉水地去几千里之外的南方做官。 前生他没外放的经历。 真没料到,皇帝会突然来这么一手,坏到骨子里去了。 比他更恼火的是董志和:问题与他如出一辙。早知道皇帝憋着这个坏主意,他就不跟程知行明里暗里掐架了。 两人接旨当日,下衙时遇见,程询神色冷峻地横了董志和一眼:这会儿真的是烦死了这个对手,没这个人,自己应该就不会有外放这码事。 董志和今日也是出奇地烦这位奇才,回以一记冷眼,不阴不阳地笑了笑。 两个人又不能数落皇帝,无名火只能对外人发。 程询目光愈发凉飕飕的,闷了一会儿,说出一个字:“该。”广东广西在眼下都不是什么好地方,去了要是得罪人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