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小夫妻日常_第1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5节 (第4/4页)

感,一九九一年,会是让他们资产翻番的一年。

    转眼忙到了暑假后期,这一年当中最忙的时期熬过了,一直在这里帮忙的军军和东东就去铜矿那边的门面店里搞装修了。

    军军这两年也攒了九千多块钱,他再问大姐红梅借了一万一千块钱,总共花两万买了个占地四十平米的门面店,一楼是店面,二楼是自己住,楼上楼下加起来也有八十平米。

    东东只能暑假帮哥哥的忙,军军想好了,到时候还是要找彩霞帮忙,时间由彩霞自己安排,每个月给两百六的工资。

    当军军和彩霞商量这件事时,彩霞心里不知有多高兴,不是因为工资,也不是因为时间由自己安排很自由,而是她终于可以和军军两人长期相处了。更重要的是,只有他们俩在店里。

    眼看暑假只剩二十来天了,红梅在家里等苏醒的消息,因为苏醒跑北京去了,他听人说北京现在流行付一半钱就可以买到房子,剩下的一半钱以后每月还贷就行。

    只需付一半的钱就能买房子,这可是新鲜的说法,苏醒不确定,就跑北京去打听了。去年他们夫妻俩有六万多存款,加上今年忙到暑假的收入,已经有十五万块了,今年的收入远超去年,攒上十五万也不算稀奇。

    因为借给小军一万一,所以手里只有十四万。

    苏醒打算拿出十万买房子,剩下的四万还有别的用途。

    因为南方销售路线已经固定了,就是自家和周边人种水果,家里作坊生产,货拉到上海附近的一家彩印厂包装打码,然后由几个固定的大买家自己来拉货。

    南方市场他掌握得差不多,那个记者小李是北方人,他提议苏醒去北方也占据一个点,这样才能把事业做得更大嘛。

    所以苏醒这回去北京可不只是打听买房子的事,还考察一下北京周边种水果的农户多不多。

    他现在只想从农户手里收水果,因为在北京自己种水果他可没经验,怕种不好。只要能收来水果,盖个作坊搞生产就行。至于找北京的彩印厂也容易,就是还得参加北京的展览会以及自己亲自去找销售路线。

    就因为这样,他和红梅才打算留四万块钱,因为得盖作坊和招工人,跑各种手续也要不少钱的。

    到了阳历八月十六,苏醒感觉考察得差不多了,就给红梅打电话。

    “红梅,我觉得可以在北京下手买房子了,因为这周边有不人人种葡萄,梨树更是多得数不清,种桃的虽然少些,但足够咱们收的数量。我觉得……可以在这里办个作坊了,哦不……现在不能叫作坊了,得说办个小厂子。小李说这样听着大气,别人一听作坊就感觉不正规,咱家要办的规模虽不大也可以叫厂子嘛,只不过叫小厂。”

    “又要着手办作坊……办厂子了,咱们留四万块钱够不够?”

    “我估算了一下,厂子不需弄多大,七八间屋子就行,租个稍偏一些的地方,主要是设施比较贵,加上各种费用可能不太够,但听说有些卖设备的厂可以延后几个月付款,只要等到秋季卖了货,钱也够了。对了,北京房价从低到高各种价格都有,二环比三环四环能贵好多呢,我也看不好,我觉得等我回家一起收拾收拾东西,咱们带孩子一起来,先租个地方住吧,房子可以慢慢买。”

    “房子都还没买,也没户口,就着急过去?”红梅怎么感觉心里不踏实呢。

    苏醒向来闯惯了,倒没觉得有啥不可以。

    “红梅,我都打听了,没有北京户口可以先交借读费上学,妞妞上幼儿园好像不需户口的,再说了,咱们现在手头紧,也没钱买户口呀。咱们租个房,送孩子上学的上学,上幼儿园的上幼儿园,咱俩一边看房子一边着手办作坊,不是挺好吗?”

    这么一听,确实没啥不行的,红梅咬了咬牙,“好,我听你的,你回家吧,咱们好好收拾一下家,这事还跟跟爹妈商量呢,也不知他们同不同意咱们住那么远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