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5节 (第4/4页)
田工作,天天都汤在地里,比最有经验的老农都更加有经验,但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高的收成。 “要是每块田都有这么好的收成,天下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得饿肚子了。”小刘感叹的说。 粮食对于大家来说,是重中之重,这么好的种植方法,一定要推广到各地去,让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所以,这次丰收的盛况,也被刘家人详细的写了信秘密送到皇帝手中了。宁二和丑姑都知道。 “宁二果真是个人才啊,现在也算是歪打正着了,他不读书了种田还种出了新境界。”皇帝看了报告,失笑的对身边打小就侍候的大太监,钱公公说。 “他本就是个人才,不然皇上当初也不会放过他啊。”钱公公笑道。说来,他对宁二的印象也很不错,不然当初也不会暗地里帮宁二说了好话。 “再等一段时间,要是二茬子高粱真的有如他们所说的那样,我再做打算吧。”皇帝笑道。 钱公公但笑不话,自然不会多说些什么,心里却知道,皇帝往后应当会善待宁二。 “这一晃就过去了半年了,去找解药的人居然一点儿线索也没弄到。你说这事还有没有希望啊?”皇帝放下了信件,又想到丑姑的事儿。 要是不能解决丑姑的隐疾,让这丫头早早死了就可惜了。他早就派人仔细调查过丑姑和宁二了。虽然他的人也一样搞不清楚,无论是金针菜也好还是二茬子高粱也好,都是由丑姑主导的。但是他心里总是怀疑丑姑这小丫头不简单。 “皇上,您也不用太着急了,兴许过两天就有好消息了呢。”钱公公轻声细语给皇帝按摩头皮,又劝皇帝。 皇帝慢慢安静下来,连打了几个哈欠,总算去歇下了。 钱公公松了一口气,心里只盼望白大夫他们快点找到解药回来。 别说钱公公心里都着急起来了,丑姑是更加着急。虽然她还不知道自己是中毒了,但阿山此去又是这么长时间了,舅舅除了让她安心等待之外,就再也没有消息送来了。连皇帝都惊动了,还这么长时间没动静,她还能不怀疑自己的病情严重吗? 不过,她也只敢放在心里想想,没对任何人说起过。宁二现在大半的精力都放在与刘家叔侄侍弄庄稼上了,她也不想给他再添烦恼。其实她不知道的是,大家心里都在着急,也不过是在她面前不提而已。 好在,这次刘家人来时,阿山还给她带了一箱子书籍过来,让她能在无法安眠的夜里有个消遣,不至于瞪着眼睛到天亮。 那一箱子书,五花八门什么类型的书都有,甚至还有几本有关农事方面的书。可惜的是,她最喜欢的话本小说很少,弄得她时不时的要回味一下以前她娘留下来的书。这些书大部分是便宜了宁二,丑姑甚至觉得她舅舅是故意曲线救国,弄些书给宁二呢。 日子一天一天冷起来了,实验田里早说搭好了暖棚,刘家叔侄恨不是直接吃住在暖棚里,十二个时辰不错眼的看护着已经结了果的高粱,就恨不得它们立即就成熟可以收割了。 这样就完全不需要丑姑去盯着这些高粱了,丑姑的活儿也不少,所以她也干脆放了手,每天只管过来这边给刘家人做饭,就去干别的事了。 不过宁二还是会每天都去田里做个记录,和刘家人互相交流一下。 丑姑在这里的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菜地里忙活,又或者在采摘和晾晒野菊花。这些活儿她也没落下,日子也和往常一样过。一般宁二去实验田里观察一会儿,做好记录后就会来帮她的忙。两人一起忙忙这,忙忙那,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有时候,丑姑都会不知不觉的忘记了自己的隐疾。 这天,趁着太阳好,丑姑在菜田里拔萝卜,她准备晒些萝卜,再做些酱菜出来。 “这些是都要拿去洗的吗?”她正埋头拔萝卜,宁二干完正经活过来了。 “是啊,洗干净了,我要切片之后晒着。”丑姑答。 宁二就提了一篮子萝卜去洗了,小刘连忙过来帮忙,也跟着提了一篮子萝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