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节 (第4/4页)
不过我明天要去集镇上,你明天不用过来。”丑姑这才放心的收下来。 姜春花点点头,又拿起了另一只鞋底子,说:“既然这样,两只我都拿回去吧。” 丑姑连忙又去拿了几条腌鱼和两个萝卜给她,说:“把这个拿回去吧。谢谢你啦。” 姜春花连忙推辞,说:“前儿个不是已经给了菜吗。” “那是那这是这。你拿回去吧,我还指望着你帮我做鞋呢。”丑姑连忙说。显然宁家的三双鞋子,完全靠她自己是不太可能了。 最终姜春花还是收下了,拿点东西回去,才能有足够的理由过来丑姑家做针线活。 第二天,丑姑怀着兴奋的心情早早就起来了。她想见识一下古□□年货的热闹街市。可惜了,到了集镇上才发现,因为天气太冷而且本地太穷两个因素,街市上并没有她想象中的琳琅满目的货品。和平常相比,不过是多了些年节的小食点心和孩子们玩的小物件,比如小孩子们玩的灯笼,等等。 最热闹的就是买布的铺子里,客流量比平时多了好几倍。大家都有这个习惯,过年了手头宽裕的,都得给家人添一两件新衣服。宁二跟着她转了一圈,买了一块布给她,说是做鞋子用的。丑姑收下了,这块布做鞋面子,确实比她家的那个布要好一些。 接下来,丑姑特意的多看了两家,最终把姜春花的两个小绣品以三十五个钱的价格卖掉了。 那店家还说:“这活儿做得还不错,就是这布差了些。我这里还有好料子,你叫你家人过来挑两样拿回去绣,我出十个钱的工钱。”她也看得出来,这活不是丑姑做的。 丑姑看了一眼这些活计,觉得才出十个钱太便宜,就没要。而且她还不知道姜春花会不会呢。 接着,她带着明儿和小弟随便挑了几样便宜东西,就兴趣缺缺的看着弟弟们玩乐了。 宁二也一样对绝大多数货品不感兴趣,不过是多买了些香烛纸钱,打了一斤酒,要了两斤点心,割了一斤rou就算数了。实在是手头没有余钱。他的五两银子,已经花去了三两半了。剩下的一两半,还得买种子呢。 “不买了吗?”丑姑问。 她家也没买什么,一来手头的钱经不起花,二来好象不买也能过得去。最重要的是,也没什么好东西,值得她花银子,特别是那些点心,说实话,都粗糙的很,还不如她自己做的好呢。但是呢,要做吧,就需要买白面,糖,油等物,这可都是贵东西,她哪里敢买,只能和大家一样,粗糙的点心也跟着买了两斤,免得明儿和小弟去馋人家的。 “还有一样一定得买。”宁二答。 “什么东西?”丑姑惊讶的问。 宁二笑了笑,说:“你怎么忘记买炮竹了?过年过节可不能少了它啊。所谓炮竹一声除旧岁哟。没有它怎么算过了年。” 丑姑了然的点点头,因为见识过现代无数样高级的鞭炮礼炮烟花等物,她对古代的炮竹并不太期待,反倒是明儿和小弟兴奋起来了。最后,丑姑和宁二一样,选最小的炮仗买了两样,就算是把年货办齐了。 “我们要不是写对联贴?”丑姑又问。 她老家的习俗,家里长辈去世后,连续三年的春联都不能用,平常大家用的红纸写的一些吉祥如意的话,而是要用白纸写些什么音容犹在的思亲之语,这种白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家最近三年有亲人过世了。 “不了,我家和你家三年之内都不用。”宁二答。不过,他还是又顺手买了两张红纸,以防村里有人求他写对联。 第82章 人心 拿着自己的三十五个钱, 姜春花十分开心,感激的说:“还是你行,我还以为只能卖三十个钱呢。”多得了五个钱对她来说, 真是个意外之喜, 她之前还担心连三十个钱都卖不到呢。 “我也不懂行情,就是跟着别人看了看,才讲的价格。有人专门给绣品铺子里做绣活, 赚工钱。很便宜, 就十个钱一副,还那么多花。”丑姑把自己上集镇上看到的听到的都讲给姜春花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