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3节 (第1/2页)
她爹一看她关了门, 就在她门前守上一阵。确定房间里没声音了,觉得闺女肯定睡着了,就马上跑出去到处逛。 逛啥? 给黎燕燕买礼物呗! 不过,他买啥礼物,向来都是要把他娘还有红果儿的,也一起买了的。 而在他那种一片红心的审美观下,兜兜转转,他看到一家金店橱窗内摆的银质毛主席像章,就走不动了。 他其实还好奇地进去问了下,金质的毛主席像章要多少钱。不过,店员告诉他,这种像章太贵了,他们这边没得卖。 还跟他说,真想买,可以到海市那边的金店去试试。那边在51年的时候,曾经制作过22k金的毛主席像章。 他一听,心里已然发虚。 还得专门跑那边,才有可能买得到。这像章也不知道有多贵…… 算了,还是安安心心地买银的吧。 60年的时候,1盎司白银价格不过1.29美元。不过,那时候华币值钱,3枚95%纯银,重量20多克的毛主席像章买下来,只花了李向阳十几块钱。 这十几块搁别人家,不算是小数目了。但李向阳摸着包里剩的钱,总觉得花得少了。 想说再给她们一人买只银手镯吧,但给黎燕燕父母建房子的钱还没着落呢。 巴巴地往柜台里瞅了半天,还是只能算了。 以后……以后再补给她们吧…… 回家之后,李向阳好几次想把像章拿出来。但他要是先拿给亲娘和红果儿了,谁帮他把东西拿给黎燕燕? 他自己去吗? ……感觉好难为情…… 他就悄眯眯把目光放到了红果儿身上。 可他要怎么开口,才不显得奇怪呢? 诶,现在好了,红果儿主动问他了! 于是,李向阳装作毫不在意地从棉袄的内兜里,摸出三枚像章,往桌上一扔:“爹在大街上,捡到三枚像章,你拿一枚给她吧。剩下两枚,你跟你奶一人一枚。” 红果儿惊讶地道:“捡的?”她拿起一枚像章直瞅。 一般像章也就10克左右,20多克的像章看上去就特别大气。做工也精细,把主席的头发丝都雕刻得根根分明,面部线条流畅饱满。 难得的好雕工! 这也就不说了,这么大块的银子,还是三个,掉在地上没人捡,就等着她爹捡? 她翻了个白眼:“要跟黎阿姨说,这个是你捡的吗?” 李向阳连忙点头:“照实说啊,这就是我捡的!” 红果儿:…… 鬼才信你! “哦,好。那我跟奶奶说,你捡别人不要的东西,扔给她。”她逗他道。 李向阳吓了一跳:“这哪儿是别人不要的啊?!这是银的诶!” 红果儿笑嘻嘻地道:“放心啦,奶奶要是听到你能捡到这么值钱的东西,肯定高兴!” 李向阳一想,也对,他娘挺喜欢占便宜的。 于是,其中一枚像章很快就到了黎燕燕手里。 “这是他送我的?”她脸上眼底泛的全是喜悦,秋水般的眸子因为这喜悦漾起一波水光。 看得红果儿都有些怔了。 美人一笑倾人城啊。 “他说这是他在省城的大街上捡的。反正没要钱,随便送你玩玩。”红果儿照她爹的嘱咐说道。 黎燕燕微微一怔,旋即失笑。 她起身从床底拖出那只锁好的行李箱,开锁翻箱,从一只小盒子里取出一样东西,递给红果儿:“帮我把这个给他,好吗?” 红果儿一看,这也是一枚银质的主席像章,只是雕刻精细程度跟她爹买的那枚没法比,而且个头也小了许多。 她正无所谓地应了声“好”,翻到像章背面,却吓了一跳。 后面刻着三排字。 第一排是“爱国储蓄纪念”,第二排是“人民银行赠”,第三排则是日期“1951.7.1”。 居然是枚纪念银章。 人民银行是华国央行,前身是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行银行三家银行。在银行法健全前,也曾有过居民储蓄业务。 新政.府接手时,国内上下到处都是烂摊子,也难怪需要大量吸储了。 只是,战争刚刚结束,新政府到底能坚持多久,谁也说不清。在这个时候,把钱往国家银行存,那可真是爱国分子才做得出的。 估摸着51年的时候,黎爷爷应该早已在商业部就职了。能获赠纪念银章,说不准两口子的工资都存进去了。 想到这里,红果儿不由得态度尊重了许多,认真地对黎燕燕道:“好,我一会儿就把银章拿给他。” 黎燕燕笑笑:“多谢。” 红果儿马上就去了她爹办公室,把银章拿给了他。 “你看看,这是爱国储蓄纪念。看到这个,要对黎阿姨好一点。她爸她妈都是人民英雄。” 李向阳把那枚像章看来看去,忍不住点了点头,忽然又不服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