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8节 (第2/2页)
所以说,还是制成干粉好。干燥罐的高温远远高过水煮沸后的温度。只有干燥罐的高温消毒,才让人放心呐……” 关于这点,他是专门问了黄建邦的。不过,他还是太实诚了,要是换成红果儿,分分钟会吓得他们以为自己肚子里已经长虫了。 不过,就算这样,公社干部们也已经感觉后怕了。特别是“脑子里都长虫”那句,让大家忍不住就摸了摸自己脑袋。 但摸一摸,就能确定里面有没有长寄生虫吗? 当然不能。 会被虫子吃掉脑子的隐忧,开始在人群中流蹿。 在他们担忧的时候,李向阳已经把干燥好的小球藻放进布袋里,把布袋扎好,再驮到一旁的地称上称重量。 一看,25公斤多! 他顿时气笑了,对交这车小球藻水体的干部道:“一个育藻池的产量是56天,产60100公斤干粉。你们社生产力不行啊,才25公斤多点。” 那名干部接着他的话道:“就是啊,我肯定是技术没学过关,怎么才产这么少呢?” “糊弄我很好玩儿是吧?我每个公社都去转悠了的,就没见你们那边产量差过!今天运过来的,这是什么水?!颜色浅成这样,你兑了多少水进去,你自己说!” “诶,李社长,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你昨天叫交藻,我们今天就赶过来交了。现在产量低,你又怀疑我们是兑了水。咋了,难道每个育藻池都要产100公斤干粉,才是正常的?哦,最好是产个200公斤、300公斤,那才能说明我们好好干了工作的,对吧?”那人语带讽刺地道。 被这么倒打一耙,李向阳整个人差点儿就气爆了。但气狠了,他反而冷静下来。 “也对,我都教得那么用心了,你技术还是不过关。看来是没有天分干这个。我回头就跟牛书记打声招呼,你们公社就不要参加小球藻项目了。县里面迄今为止,给你们拨的款呢就算了,当救灾。不过,水藻浮草跟营养液原料呢,你们就别拿了。” 那个干部一下子被梗住了,连连求饶:“李社长李社长,我们社就一个池子产量低,其它育藻池的产量还是不错的。我马上回去给你拉过来!” 说着,急匆匆地就走了。 水车有限,各公社运送小球藻水体都得分趟运送,才能送完。由于这次还没发放水蚤浮草,李向阳允许他们自留五个育藻池的小球藻水体。 看那人还算识相,李向阳怒火稍平。 而其他公社干部看到李向阳发了通火,也噤若寒蝉起来。 平时看这个李社长挺好说话的,教技术也教得特别认真,他闺女给他做的吃食,他也大方地跟大家分享。还以为这人就是个只知道笑脸迎人的包子呢。 没想到这包子里装的全是□□…… 要是李向阳知道他们以为他是包子,估计会笑死。他是谁啊?他可是看不顺眼哪个领导,连领导的麻烦都敢找的刺儿头! 田社长是他顶头上司,那回在一队山头发现了大rou,不是还曾经带着民兵连的人,来抢rou吗? 还不是被他又堵又怼,弄得没脾气? 仓库里低气压了一小段时间,轮到下一个公社交小球藻水体了,这个公社的干部忽然陪着笑脸对李向阳道:“李社长,我这车里的小球藻产量也有点低。我回去换一车产量高的给你拉过来啊!” 说着,就赶着牛车往外跑。 “我们社也是!” “呃,我的也是!” 一堆干部都开始喳呼。 一跑,小多半的干部都跑了! 嗬,行嘛,原来这么多人都往水体里兑了水。李向阳脸色又沉了几分。 剩下的干部开始声讨起逃跑者来: “这也太不像话了,国家的便宜都占!” “对啊,经费、原料、技术,啥啥都是上面来的,他们繁殖了这么多,居然还不肯交。就是种土种田,还得交农业税呢。” “太不像话了,李社长,甭管他们了。你看,这儿还有这么多人没走呢。老实人还是占多数的。” 有人还劝慰了一下李向阳。 他的脸色这才好看些。 果然,其它公社的产量虽然都不太一致,但基本都是在60公斤的合格线上的。有的公社甚至达到了96公斤的产量。 对于高产的公社,李向阳都要高兴地表扬一通,嘴里还说道:“产这么多藻,营养液也得跟上。到时候我给你们公社多发些木薯。” “好嘞!” 这真是两下皆欢喜。 可惜,除了兑水和没兑水两种情况外,还有人脑子更好使些,想了别的办法来少交小球藻。 于是,李向阳很快又发现,有一个公社的水体看上去浓度似乎挺够,但颜色却跟小球藻水体不太一样。 他莫名奇妙地看着这车水体,再看看上交水体的那名干部,在后者眼里明显看到一丝慌张。 李向阳起了警戒,用手掌伸进去弄了点水体,凑眼前瞅。 这水体里的那些浓绿,是呈颗粒状的。小球藻虽然也呈很细小的颗粒,但需要拿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