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8节 (第3/3页)
么挑唆人把孩子丢到他家去。只能忍受着曾经爱慕过的男人,用厌憎的目光盯着她直看,自己默默地走远了。 回到家,她就扑到床上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哭完了,她红肿着眼睛,想着,这世上又不是只有李向阳一个男人。她年轻漂亮,大不了找个年纪大点的官儿,还不简单吗? 至于队干,她还瞧不上眼呢。等她当了官太太,自己想当官,男人还不得帮扶一把? 她在这边难过得要命,三队的队员们却是高兴得很,这臭婆娘终于垮台了。 大家都到处东家说,西家讲的,说她以前怎么个厉害法,又是怎么个坏法。包括她破坏别人家庭,挑唆人家丢孩子的事,也讲了出去。 还有讲她教李向阳闺女倒追男人的事情的。 不过,这事儿倒不是李向阳自己本人说出去的。而是秦书记当时问他话时,根本就没打算给刘芳留脸,当着大家的面儿问的。 事情可不就传出去了吗? 刘芳的名声,没多久就坏掉了。 以前,刘芳家的门槛都差点被提亲的人踩平。现在,她失了势,名声又臭了,家门门可罗雀,连串门子的人都不来了。 她整个人仿佛是一夜之间,就憔悴衰老了许多。那张桃花脸也黯沉了下去。 *** 红果儿这边也没闲着。 那个被丢弃的女孩的脸,一直在她脑海里晃动。 不管是为了那些因为灾荒而将被抛弃的孩子,还是为了她爹、奶的饥饱,她也都该干点儿什么事了。 现在已是5月份了。 她仔细回忆,想起了这个时候,国家曾想方设法从国外进口物资救灾。由于此时,我国遭受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又与苏国老大哥关系降到冰点,进口物资变得相当困难。 但国家百般争取下,还是进口到了大量的古巴糖和伊拉克蜜枣。甚至稍晚点,还进口到了金红色的非洲玉米面。 她知道5月份的时候,县城里将会提供古巴糖和伊拉克蜜枣的不限量供应。那时候去购买这两样东西,是不需要票证的。 说白了,这正是国家的救灾手段。但当时,为了能救更多的人,这些不需要票证的食物都是高价品。只有卖了高价,国家才有钱去进口更多食物,拿回来救灾。 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杀富济贫吧。 现在,她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知道县里具体的供应时间。东西不限人买,但总量肯定是有限的。社员们每年都要卖两季的余粮,平时又没什么花钱的地儿。现在为了活命,这些钱肯定是舍得花的。 想清楚了这些,第二天,她就跟她爹说道:“爹,我想进城去一趟。你不是说,城里的叔叔阿姨,每个人都减了6斤粮吗?我有点儿担心科长叔叔,想给他送两块腊rou去。” 4月份,粮食部已经发出红色预警,称全国主要城市粮食非常紧张。京、津二市都只剩4天存粮了。海市更是只剩2天存粮。 在这种急迫形势下,城镇居民响应号召,自觉从当月起,每月节约6斤粮食定量,交由国家调配。本来,每个人的粮食定量就是刚刚好的,这样一来,连城里人也得挨饿受饥了。 李向阳有感于,那个公安局的科长同志仗义送书,想了想,点头道:“知恩图报,是个好品质。你去吧,学校我帮你请假。” “嗯呐,那我去了。” 红果儿去拿腊rou时,思考了一下,多拿了两块。这四块rou,她是分层放的。两块放底层,铺层草,再放两块。再铺草。 她已经很久没去县城了。这回进城,路上到处都是萧条景象。 在东方红公社里呆着时,大家因为先前的分粮分rou,现在日子还是过得下去的。可沿途属于其它公社的地方,就完全是另一派景象了。 地头上,几乎看不到庄稼。地上到处都是被人刨出来的坑,里面的种粮早就不见踪影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