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5节 (第4/4页)
无奈也好,都透着一股子稳稳的圆满喜悦。“那也不错了, 这样也挺好。”世上总有些路, 走的人就是不会太多。就像……冶世书院, 三五年收一两个学生的日子都有。 这么一会子, 她就开始从“吾道不孤”努力劝着自己往“孤亦无妨”上去了。 就这份淡定,这份平和,这份想得开, 还真是叫人头疼啊。 云上苑里,老先生同两位首座大人正说这个事情。清风大人感慨:“谁能想得到呢, 谁能想得到就卡在这里了呢!早知道当日这丫头在院子外头长吁短叹的时候就该把事情给定了,就不该给她那多半年时光, 更不该叫她看什么心演自悟的书!这要是……那我也太冤枉了……”真是欲哭无泪。 老先生也没法子啊。要是自家徒弟看不上人家,那这事情又好办。可这明明是瞧着就喜欢得不得了啊,怎么就弄成这样了呢。最后道:“人我叫过来, 要不你们自己同她说去吧。我说这两回, 她都觉着我蒙她的。” 清风大人点点头:“好, 我来同她说。” 老先生看他一眼:“怎么旁人成亲, 你这么积极?” 清风大人无奈:“他不成亲我就不能成亲, 您说这事儿我能不积极?我都积极好几年了!” 傅清溪正在给胡芽儿写信,——只剩这么一个作伴的了。刚写好,笔还没搁下, 就响起了银铃声。出去一看,是老先生身边的那个青年, 说是老先生让来请她过去。 傅清溪略收拾了一下便上了轻车,一路上她自己想着:“一会儿要跟老先生好好说说,叫他千万别瞎打主意了。那象数或者是哪里有误,总不能为了应个推演结果,就不分青红皂白地用人事去填它……” 却没想到进了院子,七拐八拐到了一处楼阁,没见着先生,倒见清风大人在那里站着。 傅清溪一愣,先跟从前一样行了礼,清风大人见她对自己就如从前自己变装时候一样,心里摇头苦笑。先叫她坐下,侍者上了茶来,便直接说起了正事。 没头没脑地直道:“咱们头回见面,真是缘分使然。那时候药材已经齐了,只是怎么个服用还不能肯定。这些东西收集不易,若是出了岔子,那就功亏一篑了。是以我们着实寻了几本古书看。里头有几本残得厉害,就送去一个师兄那里修补。却是我疏漏,好不容易修好的书差点又给弄丢了。幸好遇上了你。 “云在天的性子,从来不把人当人的。我同他都自小入门数象之道,我学的好歹还沾点人气,他其实最早学的是极数,后来才专于星演一路。因太小就开始学这个,又加上在这书院里,只要你专心做学问去,旁的寻常人要筹谋的衣食住行等话根本不消费心。因此在世事俗务上几乎一窍不通。我说他不把人当人,只因人人世事在他眼里多半只是些数象或数象间变化的轨迹而已。都成数了,自然无所谓人了。 “可那日你拾得又特意赶来归还的东西,偏偏是同他性命攸关之物。是以他才会开口道谢,并略推算了两步知道你于‘学’上或有功,才赠了你那两本《学之道》。这书的底本是老先生所著,只是里头颇多心悟和数象学问的话,并不适合寻常人初读。这《学之道》则是他根据那底本单从学而论摘选编撰的。以这书相赠,也是真心答谢之意。且还有一个,他从来不算个人小事的,为了谢你也算破了一回例。 “你第二回 来,恰好他服了第一道药,要守七七四十九日戒,脾主思,那一段要养脾少思,既看不得书也做不得推演,都快闲出虫了。偏你来了,魂不守舍的样子,一语落泪。我问了你两句,你便自己慢慢说起来。看你那时候的样子,恐怕心里忧急不止嘴上所言这些。只是或者另有顾忌,不能畅言。他听你说了向学上的难处,因之前有赠书之事,是以这也算有前因,又闲着,你说话也不招人讨厌,他才又开口问了你看书的事。 “一听你看那书还看不明白,可见你尚未入得学门。是以他又问你诸如书院高下、国朝史事等难有定言真相又极容易随意置评的题目。实则不是想瞧你真的有什么学问,而是想看看你的心性。若是你当时满心想给这位老先生落下个好印象,又或者真的自恃有些才学,三不知两地大论起来,多半他就不会再搭理你了。 “可你这娃也真是实在。脸都红成那样了,只老实说不知道。他还故意促狭给你指歪路,想叫你跟着已经学过的浅近知识随便说去。可你就是不肯就坡下驴,认死了自己真的‘不懂’。我当时就乐了,晓得你算是成了,至少往后来这院里不会被拒之门外。学数演的最要紧在什么?在知道自己究竟知不知道。绝大多数人容易把一个似是而非的模糊东西就当成已经知道了,不止当成已经知道,还会用这点缺胳膊少腿的知道去量这世上实事。用这个心性去做学问,能有什么结果!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心性的就算做了学问,多半也不是为了学问去的。你这心性至诚近真,这就难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