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节 (第4/5页)
时代。 但是,林瑜又不是想要实现地球上一切人类全都平等的圣父。他才管不了那么多,能够让自己的国民强大下去已经是他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毕竟,这个世界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想要自己国民一直幸福下去,总是要有人去牺牲。林瑜的希望很简单,他记忆中做出牺牲的是国人。在这个世界,也轮到其他人来做出牺牲了。 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不是吗? 这一番的想法没有人会知道,正在毕恭毕敬地回答着众臣的问话的燕山君也不知道,他的国家在林瑜的眼中就是未来的一个可剥削的对象,或许知道了也是没有用的,小国寡民的悲哀就在于此。否则他们何苦又发明出“事大”这样的词汇来,可不就是因为千百年来被边上那个辉煌的文明一直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听闻上国想要借道朝鲜,顿时明白了上国想要做什么。登基大典的时候他就说怎么没见到倭国来人,原来是不识抬举,燕山君的心中充满了幸灾乐祸。 要说同样作为小国、同样在边上的那个超级大国的阴影之下,这两个国家却从来没有发展出什么友谊来。倭国历来野心勃勃事众所周知的事情,隋唐之时,他们尚且敢撩拨,结果被怼成狗,自此安分了数百年。而在前明之时,丰臣秀吉再一次蠢蠢欲动。 这一次他学乖了,没敢直接动大明,而是先拿朝鲜试了试水。结果人朝鲜一下子跑去明神宗面前哭去了,光说明神宗可能不太熟悉,换做万历皇帝诸位就更清楚了。张居正是他的老师,并坚定的支持了张居正变法,这才一手开创出万历中兴。于是,丰臣秀吉再一次被怼了回去。 是以,身为朝鲜李氏宗室的燕山君要是对倭人有好感,那才是出了鬼了。 听说倭国对上国不敬,燕山君马上义愤填膺地咒骂了倭国一顿,然后表示上国想要借道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不知道,想要借哪里? 自古以来,借道都是大事,因为很有可能,路借了,同时把自己的国家也给借了出去。对燕山君这样满口答应的姿态,众臣不得不说还是满意的。 燕山君在这点上想得清楚,临走的时候王上就交代过,务必要使上国不再计较前事才好。像这种小事已经比燕山君来时想象中的结果要好了很多了,还不赶紧地答应下来。 相比于他们朝鲜,还有一个更加无礼的倭国垫底,燕山君心中甚至是松了一口气的,然后赶紧趁着这意外见到皇帝陛下的机会,上前道:“下国小臣有言,祈盼大皇帝陛下一听。” 林瑜放下手中的奏章,第一次正眼看向了底下这个论相貌堪称儒雅的燕山君,道:“说。” 撇开通篇的溢美之词,林瑜听出了两个意思,就是请新汉朝承认现任朝鲜国王的地位,以及请求为藩属。据他所说,国王的呈表已经呈上来了。林瑜回忆了一下,自己的确没有看到,可能是在哪个角落里还没来得及送上来吧! 像朝鲜这样历来都是中原皇朝藩属的国家来说,每一个新的国王登基都需要中原皇朝这边皇帝的承认下表,才算是名正言顺,朝鲜国王会有这样的请求并不奇怪。至于朝鲜所说,之前并未成为伪朝藩属,林瑜也就听听罢了。这个国家明面上思明,那的确是有的,毕竟在他们内部的记载中,他们直到现在都用着崇祯年号。但是,他们会不会有什么行动,那也是不可能的。 “朕知,不日会下表。”林瑜简单利索地道,“至于复为藩属这一点朕另有想法,你且先回去等消息。” 燕山君先是送了口气,听到下一句话的时候,心里又提了起来。不过,既然叫皇帝陛下愿意下表,就是变相的承认朝鲜的藩属地位了,可能还有其他的考虑吧,他心道。 等燕山君走了,白安才出声问道:“皇上是对藩属有什么想法吗?” 林瑜自然有着想法,自古以来宗主国和属国之间只明确了一个名分,还有就是属国每年都要进贡,宗主国再回敬这一点。但是他却想着干脆趁着开国,无论推行什么,阻挡的力量都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将两者之间的条条框框给彻底定下来。 比如两国之间的商贸关系如何,关税如何,两国之间的司法裁定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涉及到需要宗主国驻军的话,那要拟定的规章制度就更加多了。 林瑜粗略地这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