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要做首辅_第10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节 (第3/4页)

当的作用。

    就算不去追究这些对林瑜来说已经遥远的世界,以他的现状乃至未来规划中,人口是无法避免的一环。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想要占领一片大陆,枪炮固然重要,但是人口却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一个陌生的待开发的大陆来说,人口意味着社会环境,意味着文化,意味着林瑜一直在念道着的教化。

    一件事,当只有一个人去做的时候,他是疯子。有一百人去做的时候,会引人侧目。当入目可及大家都在做的时候,没有做的人会去不自觉地去模仿,这是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

    当然,像欧洲人那样杀个人头滚滚遗臭百年林瑜也不是做不到,但是这本就和国人以和为贵的性格不相符合,何必勉强。就算他再怎么希望国人能像西汉之时的百姓那般彪悍,可尚武精神从来都不是区区几年就能培养得出来的。更何况,宋朝开始,百姓们就已经习惯了重文轻武,想要改变这样近乎根深蒂固的思想,林瑜怀疑自己有生之年还能不能看到。

    君不见,就算在经历了百年耻辱之后的国中,积极参军的依旧是少数。很多时候,国人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服兵役。

    所以,还是人口。幸好牛痘的出现,以及已经在改革之中的医疗制度会让这些婴儿的存活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到时候,需要养活这些人口的原动力就会促使着军队去征服每一块他们能看见的土地,任何想要挡住这样的战争机器的人全都会被碾成齑粉。

    如此一来,保管让那些西方的渣渣们在这样庞大的帝国、那样强大的军队之下两股颤颤、不敢稍捋虎须一下。

    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要他先拿下京师。

    大军开过,沿途的官军不敢露面不说,还有好些商户、士绅之家试图‘慰劳’王师。注定他们一片火|热的心全都丢进冰冷的江水里头,就算漕运停了,辰龙依旧想办法在所过之处备下了不少的粮草,足以林瑜大军一路不停歇的开往京城。

    整个江面上只剩下了林瑜大军这一个船队,这时候也不用管什么夜间不行船以防相撞了。有眼睛的都不会在这个时候跑去运河之上找不痛快,便是官船在这样的军舰面前也依旧显得渺小,万一有个磕碰,死的还不是自己。

    遮天蔽日一般的船队乌压压地从江面上开过,船是轮船,并不完全依靠风力。在船舱的底下有着一排排的力夫喊着号子不停地踩着脚蹬,这些力夫很大一部分就是从漕运上来的,辰子的手下也让人放心。

    能装备上船的实用蒸汽机已经研发出来了,但是速度太慢还不如人力,是以就算林瑜想乘着蒸汽船远赴京城,这个愿望暂时是实现不了了。

    不过,既然已经能装备上去了,慢一点无所谓,总能够解决的。

    林瑜在脑子中盘算着未来几十年的规划的时候,大军船只已经到了通州码头。这里已经是京杭大运河的尽头,离着京城也不过二十来公里的路程。按照汉军疾行军的脚程,也不过是一个时辰多一点,这还是考虑到辎重等因素。

    在码头上停下的时候,正是半夜时分,林瑜派出了一支哨探之后,就命其他的兵士继续休整。

    京城已在眼前,林瑜披着衣袍,突然不合时宜地想起来那一句:

    吾至,吾见,吾征服。

    第101章

    朝堂上的人知道林瑜攻过来的时候,将将来得及关上城门, 光是城内的部署都忙乱了很长的时间。城外哪里管得到, 更别说什么坚壁清野,大多的农户在看到乌压压大批的兵士压来时, 忙不迭的躲了起来。唯有村中最好的一家, 被敲开了大门。

    门后是一个眼睛骨溜溜打转的小子, 举着拳头的军士冲他一咧嘴, 吓得人家砰的一下又关上了门!

    军士讪讪地挠了挠后脑勺, 正准备再敲门, 就听里头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来:“还不快开门迎王师,读了几年书,读傻了你!”

    吱呀一声, 斑驳的木门启开一条缝。门后一个瘦小的老妇人颤巍巍地敞开了大门,背后还躲着刚才那个小子, 问道:“不知军爷有何吩咐?”

    那军士也不敢咧嘴了,面目严肃, 一拱手道:“汉王大驾前来,征用你家房舍。”接着缓了缓声气, 安抚道,“老媪只管放心,咱们汉王治下最讲道理不过。住的时日按着客栈给银钱, 绝不占您一分一毫。”

    那老媪正是住在京外的刘姥姥, 她自从贾家得了银钱之后,家里的日子就好过起来了, 房舍也翻修过,也难怪打前站的军士会错认为村长的屋舍。及至进了屋,只看见一老一小两个人,那军士才知道自己认错了。

    不过错有错着,林瑜和那刘姥姥倒是曾有一面之缘。

    “原来是她家,倒是缘分。”林瑜将手中一大堆的那什么千金之子不坐垂堂的奏章扔在一边,看都不看一眼。他还能不知道那些人会说些什么,这才会在祭奠之后连府衙都特地没经过,直接绕到去了码头,即刻出发。没想到,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