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3节 (第4/4页)
回到府衙之后,他们得到的另一个消息,就是东番那边的海船过来了,还有两日就会停靠进码头。 他们的补给一到,也就是林瑜进攻江宁的日子到了。事关军机,难怪刚才那个哨探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他们干这个活,什么事情能说什么事情不能说,心中还会是有一本明确的账的。 “只不知现在洪铭泽那边如何了。”张忠兴化之战已经结束,阿尔哈图身死,数万旗兵一路溃逃,被撵得连狗都不如。而福建其他的几个府的知府,一个个消失地无影无踪,再没有了一开始自刎殉国的打算。 这北边的天都变了,哪里还管得了他们呢? 闽浙已经稳了下来,唯一需要担心的也就是洪铭泽的湖南攻略。只要他那边顺利,大半个南中国就在林瑜掌中了。 不过,这时候林瑜也顾不得那边了,他现在要做的很明确,就是从嘉兴府直接进入苏州府,他的故乡。 并非他的私心,而是原本他在姑苏留下来的钉子在前一段时间已经暴起反抗,他需要去接应。 之前在林瑜的大名传进宫中的时候,元正帝没来得及做出什么对策就一病不起,乃至于后面被自己的大儿子给篡了皇位。而在乌拉一族的支持之下,拿下了皇位的隆昌帝第一时间可不就是在自己支持者的怂恿之下,像林瑜留在姑苏的族人报复。 若是他脑子还清醒的话,就不会在林瑜屯兵嘉兴的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 之前林瑜的名字传出去,难道就在嘉兴隔壁的苏州府能不知道吗?要知道,就在去年,林瑜还是他们府津津乐道的六元状元。只是没想到,一眨眼之间,状元变成了逆贼,还很快就要打过来了。 苏州府的知府包括附郭的吴县知县,明明知道他们的治下就有一大群的林氏族人,但是他们愣是不敢擅动。 不过圣旨一下,他们就算再不情愿也不敢不动了。 吴县的知县还是一个相当圆滑的人,他畏惧与一线之隔林瑜,还提前给林氏族人消息,期待他们多跑了几个,到时候林瑜要是真的打进来,他也好有个说话的余地。如此,在朝廷那边也能说得过去。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一通风报信,马上就变成了‘深明大义’,立时和汉军牵扯不清了。早就隐藏在林瑜庄子上的精壮们憋屈了数个月,终于在百户的带领之下,取出藏在地窖之中的甲衣,还有新制的□□、弹药,迅速地控制了整个吴县。 整个姑苏都被这样的速度给整傻眼了,这时候就算知府再痛骂林瑜也无济于事了,甚至在内心他还诡异地有些果然如此的宿命感。 从起事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人因为林瑜而深受牵连。这个结果看起来近乎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林瑜都在太平年间起事了,这也就没什么了。所以,他现在才发现林瑜在家乡故地留了一手时,其实也没那么难以接受。 倒是原本还在埋怨林瑜并战战兢兢地以为即将大祸临头的林氏族人们心里不免松了口气,早前林如海的事情爆出之后,他们还能用已经分宗了来安慰自己,但是林瑜可是没有。而且,消息中他还是所有这一些的始作俑者。 如今,他们看着突然冒出来的兵士,心中充满了感激,早年一点点的恩怨、对林瑜不睦宗族的埋怨也消失了个干净。 好歹,他没有看着他们去死。 姑苏乃是林瑜经营了数十年之地,就算他和黄石都不在了,余威犹在。所以,可怜苏州府的知府发现自己多少命令发出去,全都不好使。不是这边出了问题,就是那边一摊手。 那时候他就有了不详的预感,特别是当林瑜的大军开进来之后,情况就变得更坏了。 林瑜这一路没有遇到一点像样的抵抗,所有人望风而降。而知府更是倒霉,还没来得及跑,被手下猝不及防地给绑住了,送到了林瑜的帐前。 在第一次见到这个姑苏出身的大名鼎鼎的状元、反贼之后,知府也就只剩下苦笑了。 “竟不知大将军对姑苏经营如此成功,早知如此,本府还不如早一点了断来得干净。”这却是一句气话了,在被抓之前,他还筹谋着逃命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