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节 (第4/4页)
总共十六个巡抚,要说按照贾政的背景也应该能拿下一个的,就不知道圣上怎么想的,只给一个布政司的官位,好在没说马上就要让他即刻到任。 环境危险,暗潮汹涌,王子腾深觉妹夫是被自己带累,也顾不得什么,三天两头想到什么就赶紧递来口信给贾政出谋划策,把自己身边四个得用的师爷都借给了贾政,让他们先让贾政了解下情况。 那些师爷就把山西一些资料像是填鸭似得给贾政塞,把贾政弄得疲惫不堪,倒不是他无心学习,而是一方地区,方方面面,这个说田地,那个说赋税,还有什么明规暗规,让他一个头两个头大。 好容易今日王子腾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一早把师爷们都叫走,贾政才清净看了会吏治,他听哪个师爷讲的都有道理,可也越发清楚自己并不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人,几个人在他面前一争论,他反而没有主意,不如自己一个人想的明白。 大哥贾赦又来到书房里,抱着他就是一顿哭嚷,嘴里说着什么,弟弟!弟弟我就知道我们是亲兄弟,又说什么打虎亲兄弟,战场父子兵,让他不用担心,他会好好照顾好家里,才去地方不用担心,从家里多带些银两去,不要堕了他们贾公的名…… 等贾赦走了叫来人一问,才知道夫人居然真把贾母说通了,她跟孩子们都陪他去山西赴任! 至于等到山西回来就要住到大哥的院子里去,对于贾政而言也算是末节了。早应该如此的事,只是老太太不说,大哥也没说,他这个小的反而提出来,好像更不懂事。 “你是怎么说动老太太的?” 贾政没想到夫人居然有张仪之口,他原以为夫人最多能说动带着珠儿、元春一同上路,却一家子都能去山西。 还以为他舍不得荣禧堂呢,虽说他们也没住在正房,到底离贾母远了。 王桂枝笑着,“老太太心里可清楚了。”她也略讲了一下,接着问贾政,“您准备带哪些下人一起过去?一去最少三年,还是让他们自己同意才好。到时候不够用,我们可以在山西雇佣一些本地人。”更好了解当初民风俗情嘛。 又把自己担心的问了,“你这当官,有没有规制要求?比如说马车只许四五辆之类的。”她想着之前看新闻,总说当官的车不是都要明文要求嘛,反正要在可以允许的范围内安排到最好,硬是拿出来扎眼就没必要了。反正她可以把一些东西让商队带运,还可以用牛车嘛。 听完又见她问的可爱,贾政笑道,“只要你不用六匹马拉一辆马车,谁还管你一共多少辆车。”这么远的路,总不能让她跟孩子们挤在同一辆车,还有丫环婆子们。 倒是人员问题说的很是,贾政跟王桂枝商量了下他们用的一些人,有些成了家的直接看能不能一家都带上,要是没成亲年龄小的,就先放到一边看看,反正人手也要是简省,总不能屋里人都带上吧,那也太多了。 贾赦兴头头站在荣禧堂的正房里看着小厮们把家具往里面搬,还要盯着他们不许乱窜,毕竟东边后头就是弟妹住的,要忙着赶制冬衣不少媳妇丫环们都在那边,千万别冲撞了。 琏哥儿下了学,朝着父亲行了礼便问着,“父亲,以后我也住在这边了吗?” “是啊!”贾赦笑着顿首。 “那太好了,我可以天天在这边吃饭了!父亲,我们今天点片皮鸭吃吧,那道菜一定得现制然后让他们当着面片得才最对味,头几回送到我们那边,虽然滋味也不错,但总觉得不够酥脆……” 贾琏如今身高四尺,一袭洋红遍底金滚白风毛直身锦袍,唇红齿白,说起话来眼眉弯弯,已经初显清俊面容。 “好,这道菜要说还是真味馆的李师傅做的好,眼下府里的只是他的徒孙,以后我带你去吃。” 他已经听夫人说了,弟妹什么都交割的清清楚楚,虽说账本还没看完,但只瞧着公中趴着那比以前多了两倍的银子,就已经是什么都足了。还请他们答应厨房的定例不要变动,毕竟真味馆还在继续开,山西开分馆也要人。只有延续下去,以后贾府也能继续培养出好厨子来,说不定还能在别的地方再开。 这种奠基之事,于贾赦也有益,当然没拒绝,再说他才搬到了荣禧堂,就对厨房横加动手,老太太会怎么看他。 贾琏便道,“真味馆不是要跟着婶婶去山西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