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8节 (第3/3页)
反正这差事是可以办下来了。 这个结果蜀王甚为欢喜,大为赞扬了谢临云,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谢临云直说是上司指导有方。 “是许爱卿吧,寡人知道,英灵冢已经在造,司天监在查良辰吉日……” 多年前的宗卷已经很难查了,尤其是二十万将士的名册,可蜀王知道时间不能拖,于是严令底下的人加快速度,且不能有错,已经拖沓了好些年的各个部门可谓好生吃苦头,连着熬夜好几次,调动各地官员配合,又找人又查资料,好些养尊处优的大官嘴角都冒了好几个泡,可三皇子牵扯的那些官员现在还在天牢生死未卜,他们就是耗了半条老命也得把差事办好,可千万不能出差错。 侯府,景霄正面临老侯爷的质问。 “这就是你的妙计?如今三皇子未除,民间也被压下,眼看着努力都付之东流……” “父亲太急了。”景霄慢条斯理,“何况你所想,可未必是我所想,我谋划什么,你既不知,就别多说,安心享受富贵不好吗?” 老侯爷脸色微微一变,沉而不语。 他走了后,景霄扔了指尖的鸟食,轻哼。 —————— 位于邯炀的恢弘英灵冢建起来,良辰吉日也定下了,那天邯炀多数人都过去看,还有一些居住偏僻或者外地来的人。 他们或是自己想来的,或是被找到迫于无奈只能来的。 可真正到了这里,看到巍峨高大的英灵碑上刻着自己曾经无比熟悉的名字。 年迈的老人或者已经长大的孩童哪怕还有些战战兢兢,可一时都恍惚了。 那一年的凄惨就像是烙印在骨子里的梦魇,日日夜夜都折磨着他们。 折磨多了,就成了恐惧。 可恐惧到底敌不过对至亲的信任跟思念。 他们也是希望的吧,希望看到那年枉死了的儿子/父亲可以洗刷污名,真正可以顶天立地于天下。 祭天檄文亢长,许青珂等官员全部站在其中,前头是太子青海王等王室宗亲,也有景霄钟元等高官侯爵,三皇子被关押,倒是五皇子被放了出来,站在太子身后,领着其余皇子。 秦夜等将领在另一侧。 这是蜀国官员最齐全的一次。 已经好多年没有如此了。 第161章 得寸进尺 英灵冢, 烈士碑, 青铜三足鼎,焚香祭祀天, 烟雾袅袅,多数的人都能闻到。 许青珂依旧站在中上位置, 神色寡淡平静了, 少了许多人阿谀奉承, 她似乎依旧如初,从未变过。 而谢临云站在她身后,却比较紧张如此久站, 许青珂的伤势…… 檄文终于念完, 蜀王合上檄文, 站在高处俯视着众人, 沉吟片刻,在众人惊讶之下开口:“冤魂未安息, 朝野动荡, 百姓不安,寡人深以为难,今晋许青珂为御史大夫,统御御史台,恢复刑侦之秩序,维护邯炀之局面,兽原刺驾案,皇子谋逆案, 北地案,皆由许青珂一手调度,予便宜行事之权。” 蜀王看向许青珂,“许青珂,寡人赋予你众望,可莫要让寡人失望。” 许青珂站出来,作揖,衣摆垂下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想。 ——这一日终究还是来了。 “果然还是当上了啊,才多大……”北琛是晋国世子,这蜀国的祭拜,他是不用也不能参与的,毕竟国与国的外交于军事上最为敏感,他出面就等同代表了晋国的态度,所以他只在城中一高楼上远望。 身后的人靠着墙,双手环胸。 “我们该走了,否则就走不了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