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节 (第4/4页)
的却不是睿王妃,而是睿王洛长念。 他是在福景园的后花园见她的,那里的西南角有一棵参天大树,亭亭如盖,树荫下设有一方石案与四个石凳,洛长念就独自一人坐在北面悠悠饮茶,待她施礼之后才淡然一笑:“阿蔷不必客气,坐吧。” 自他与向之瑜成婚之后,苏蔷与他已经多日未曾单独相见了,与睿王府所有的事情几乎都是经过向之瑜来完成的,所以此次见到他,她突然觉得他陌生非常,似乎与眼前这个温雅自若又雍容富贵的男子素未相识一般,熟悉的只是他的语气与声音而已。 虽然程斌独自一人守在不远处,附近也不见其他宫人,但她还是迟疑了片刻,垂首恭敬道:“奴婢不敢,不知睿王殿下召奴婢前来有何吩咐。” 脸上的笑意仍在,但洛长念却又不容置疑地对她道:“坐下再说。” 听出他语气里的坚持,苏蔷只好从命:“是。” “想当年,你我就是在这里相识的,但此次故地重游时,本王才发觉上次来去匆忙,对这里竟是如此陌生,似乎还是第一次来这里一般。”洛长念为她斟了一杯茶,放在了她的面前,语气平静无波道,“遥想十几年前,父皇与先皇后他们来此避暑,那是本王第一次对琉璃别宫有了些许印象,但当时因为父皇对本王十分嫌恶,所以并未带本王同行,最后本王也只能眼睁睁地站在城楼之上目送太子和逸王离开,心中唯有羡慕。那时本王并不曾想到平生第一次来琉璃别宫竟是死里逃生,还好当时有你出手相救。” 虽然他记忆中的往事听起来十分伤感,但他的语气却未染半点忧伤,苏蔷默然听着,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感慨,心想若是当初自己不曾在琉璃别宫遇到他,此后的人生定然截然不同,至少织宁不会惨死于宫城,而若有自己相助,泉姨也不必独自背负那些至今不为人知的秘密而后遇害。 她心下轻叹,道:“殿下严重了,即便当时奴婢什么都没有做,殿下洪福齐天,也定会安然脱险。” 这并非谦辞而是事实,毕竟即便她不出手,睿王府及东宫安插在这里的人也不会任由他被逸王宰割,相反,若她当时未曾做过什么,那睿王虽然最终还是会无恙,但她的下场恐怕不会好到哪里去。 “无论怎样,当年你的救命之恩本王一直都记在心里。”洛长念明白她话中的意思,微然一笑,道,“本王会尽力保云宣一命。” 他的最后那句话说得那般随意,似乎就像是为她留了一块糕点一杯热茶一样。 但待苏蔷听清他的话后,心中蓦地一凛,不可思议地望向他,虽然心下明明有无数个问题想要问他,可一时之间竟什么都问不出来。 反比与她的惊惶无措,洛长念却是镇定许多,虽然她什么都没问,但他还是微一颔首后给了她一个不问自答的答案:“没错,他与本王已经决裂了。” 那是她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听洛长念亲口承认,她还是讶然半晌后才问他道:“他知道了?” 她指的自然是睿王要夺嫡的打算,而洛长念也明白她的意思,点头道:“原本是打算先行瞒着他的,但并没有瞒得过。” 迟早还是有这一天的,苏蔷轻轻叹了口气,比方才已经平静许多:“是因为最近琉璃发生的事情吗?” “还要早一些,”洛长念如实对她道,“应该是在欧阳默死去后的第四天。” 没有想到他会突然提起欧阳默,苏蔷不由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脸色蓦地一变。 果然,洛长念遗憾道:“你应该也能猜到,他在得到欧阳默的死讯后便在私下里查清了他的死因,然后推测到了阿瑜的用意,没过多久便向本王全盘托出了。那时他对本王与阿瑜这么做颇为不满,即便是念在以往的交情,也几乎与本王翻脸,只是他终究还是念着太子与你的安危,不敢彻底与本王为敌罢了,更何况,他也想要成全你为父申冤的初衷,不愿你为难。” 原来他早已知道她为了拿到欧阳默的罪证不得不答应了向之瑜的一些要求,只是为了不让她陷入两难之地所以一直都假装不知而已。 她盘算片刻,心生戒备,试探着问他道:“既然他早就已经知道了,殿下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将这件事告诉我?还有,方才殿下说会尽力保他一命又是什么意思?” 洛长念轻叹一声后道:“云宣跟随本王多年,我与他之间既有君臣之义,又有兄弟之情,但这些相比与他自己的信仰都微不足道,他坚信太子一朝登基会成为治世明君,而本王若是再起风云便是狼子野心,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与本王反目是迟早的事。不过本王与他毕竟曾是同生共死的兄弟,原本并没有打算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但如今之势,却不是本王所能掌控的,不过既然他身处险境,本王也不会见死不救,这次请你过来,也是希望你能明白本王的一片苦心。” 虽然听他的意思,云宣的处境似乎十分危险,但她却并不明白他究竟指的是什么事,只能揪心道:“还请睿王殿下明示。” 察觉到了她的紧张之意,洛长念抬眼看着她,语气淡然而笃定:“因为他正是琉璃别宫近日两桩命案的真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