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节 (第3/4页)
苏蔷与李大衡是首先赶到现场的,那一夜是十六,天晴月朗,即便不执宫灯,人也能看得清楚,所以远远地,苏蔷的目光在第一次碰触到那具摇晃在半空的尸体时,手脚便蓦地一阵冰寒,脑海中霎时一片空白,半分也动弹不得。 因为这次的死者不是旁人,正是泉姨。 她对泉姨是那般熟悉,以至泉姨死得那般凄惨,她还是只看一眼便将她认了出来。 有轻衣卫帮忙将她的尸首放了下来,凶手还是同样的手段,凶器还是同样的麻绳。乍看之下,与李嬷嬷唯一不同的是,泉姨穿戴整齐,只有头发稍微凌乱了些。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泉姨身子僵硬地躺在地上并以一具毫无生气的尸体的姿态映入她的眼中时,她还是不敢相信。 但李大衡也认出了泉姨,惊愕出声:“这不是泉姨吗” 只这一句话,便让一直轻颤着身子的她蓦地昏厥了过去。 在半昏半醒中,她多么希望这不过只是一场噩梦。 然而,事实便是如此,她的泉姨还是被害了。 从李嬷嬷死去的那一夜开始,她便为泉姨开始担心,先是让她从独住的小院搬到了静居,然后每每得空便会去探望她,但泉姨每次都安然无恙,甚至认为她实在有些捕风捉影,因为她不仅从未发现身边出现过什么可疑的人,也不认为自己会与李嬷嬷是同样的命运。 虽然并不知道李嬷嬷究竟为何丧命,但泉姨似乎觉得李嬷嬷的死与年妃并无什么关系,但如今看来,自己并未多想。 在接受了泉姨遇害的事实之后,她恼怒自己的无能,因为李嬷嬷已经死去了近半个月之久,但她还是未能找出真凶,所以才致使泉姨也惨遭杀害。 她近乎崩溃,唯有捉拿真凶为泉姨报仇的信念在支撑着她的一口气。 人人都很清楚她与泉姨的关系,所以在她昏倒的不过半个时辰之后又重新回到命案现场时,在场的很多人都微有惊讶,毕竟要直面自己亲人的被害需要莫大的勇气,不是任谁都能做到的。 但苏蔷却出乎意料地冷静,她的脸上甚至不见泪痕。 因为顾及她的感受,没有人敢提起她与泉姨的关系,现场的勘查几乎是在一片静寂中完成的。 这一次,凶手的作案手法与上次如出一辙,也同样地没有留下一点可用的痕迹。 但几乎毫无疑问地,无论年妃是否是凶手,泉姨和李嬷嬷的死恐怕都与她有关。 首先,泉姨是最先知道年妃真实身份的人之一,而且近日年妃每次来万秀园,她都会随行。 天未亮时,苏蔷便毫无犹豫地带人去了一趟朝阳宫,虽然年妃尚未起来,但那个陪同她去万秀园的膳堂宫婢却不得不来见她。 那个宫婢名唤洛淑,已经在琉璃别宫的膳堂当差多年,在李嬷嬷死前一直是她的属下,也算是苏蔷的故人。 “是我求泉姨陪我去万秀园一同照顾娘娘的,”已经得知泉姨死讯的洛淑泪眼朦胧,甚是伤心,“阿蔷,你也知道我的脾性,我在琉璃这么多年,只会做饭,哪里懂得照顾人,当初年妃娘娘刚刚来到琉璃的时候我与她有过一面之缘,这次又偏巧被派到了朝阳宫侍奉她的膳食,所以年妃娘娘才不嫌弃我粗手笨脚,愿意将我带在身边,但在这朝阳宫还好,一踏出那道门我便心里生怯,总是担心娘娘若是在外面出了什么意外我无法应付,所以便求了泉姨,请她在每次娘娘出门时对我照应一二。泉姨她自是同意,但我没有想到她竟会……” 洛淑抽噎着,到最后已经说不出什么话来。 苏蔷面无表情地听她说着,不曾出言打断,直到她再也说不下去时才缓缓开口:“我方才已经向守门的内侍打听过了,他们说你在子时前的两刻钟曾出去过,过了子时才回来的,你去了哪里,又做了什么?” “年妃娘娘想以花草露水泡花茶,我是奉命出去采露水的,娘娘说月圆之夜子夜时分的露水最有灵性,所以提起给了我腰牌,让我到时自行出去便可,”洛淑解释道,“所以,我先是在内殿侍候,待时辰到了之后才离开的。” 苏蔷默然听着,又问道:“那昨夜在内殿侍奉还有其他人吗?可有人能够证明你所言不假?” “我之前是不在内殿侍奉的,后来年妃娘娘对皇上说她习惯了我来伺候,不喜欢其他人在外面,所以皇上便命其他人在殿门外候着,只留我一人在内殿服侍,”虽然听不出她是否对自己有质疑之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