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君之妾_第9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3节 (第3/3页)

公主昌宁款款向这边过来。她一向喜好美衣华服,如今虽在路途中,亦是服饰鲜亮,光艳莫可逼视。一双柳眉细细描画,朱唇樱红,端的是风采照人。

    傅瑶看在眼里,倒想起另一桩故事,据说公主搬离陈家之后,陈宏同那外室便无端暴毙身亡,陈氏全族也因过错被成德帝流放,不知是否这位公主殿下背地下的手。

    谣言或许是谣言,可是有这样狠心的岳家,对于笃儿一定不是好事,傅瑶只得打起精神应对。

    昌宁笑着同她们招呼,“昭仪娘娘,太子妃。”

    傅瑶见她这副模样,对于昌平的话又信了几分。从前这位大公主可是跋扈无比,口口声声指责她不配为太子妃的,怎么如今忽然转了性了?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只有在有所求时,才会放低身段委曲求全。

    李昭仪看着她手上牵着的女娃儿,嗔道:“你把翘儿也带出来了?你倒是放心得下。”

    “若将她留在府中,我才不放心呢。”昌宁娇媚的笑道,将那女孩子轻轻往前一推,“翘儿,快跟你舅母打声招呼。”

    她向傅瑶展颜一笑,“太子妃还没见过吧?这是我女儿陈翘。”

    傅瑶低头看着那个面生的小女孩,说是面生也谈不上,她跟昌宁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上吊的眼梢,微垂的嘴角,虽然五官秾艳,却难免多了几分刻薄之气。或许是年纪尚小,陈家的温柔敦厚还来不及在她脸上展露出来。

    陈翘走上前来,低低的喊了声“舅母”。

    傅瑶清楚地在她脸上看到一丝挑衅,虽说人之初性本善,可小孩子往往不懂得掩饰喜怒哀乐,她自信不会看错。

    虽不清楚何故,她当然不会跟小孩子生气,反而微微俯身,亲切的拉了拉她的小手,问道:“几岁了?”

    “过了年算是四岁。”昌宁含着矜持而得体的微笑说道。

    其实在年前就已经四岁了,昌宁为了大计考虑,故意往小了说。

    来而不往非礼也,昌宁也看着那头的元笃道:“你把小皇孙也带出来了?他还不到一岁罢,你竟放心?”

    傅瑶深信她不可能不清楚元笃的年纪——根据昌平的口供,这位大公主常往椒房殿去,指不定连笃儿的生辰八字都摸得一清二楚。

    可是昌宁既然问了出来,傅瑶也只好应道:“笃儿是前年生的,早就满周岁了。”

    昌宁捂着嘴,轻轻惊呼了一声,“这么说,翘儿刚好比笃儿大了三岁,真是应了民间的俗语,都说‘女大三、抱金砖’麽。”

    这话未免太刻意了,连李昭仪都忍不住扭过头。

    第109章 见客

    尽管心里觉得昌宁粗俗, 没人敢说公主的不是, 傅瑶只好干笑了两声, 不作回应。

    昌宁大约也觉得此事急不来, 说笑几句后, 也不再提。若是一下子把话说死了, 再回转过来反而麻烦。

    其实她本想直接去向太子提及的,只是这位弟弟气质不比往常——昌宁想起来也是咬牙, 元祯自从娶了媳妇后,仿佛事事都由着太子妃主张,她不过在御花园说了那傅瑶一通, 元祯从此便不再与她这个jiejie往来,真是狼心狗肺。

    昌宁虽然生恨,奈何形势迫人, 她看得很清楚, 自己一个拖儿带女的寡妇,再找也找不到什么好人家,与其寄情于天命,还不如及早为女儿安排好后路, 她这个丈母娘也能终身有托。于情于理, 都是身为皇长孙的元笃最合适。

    若非如此,她也不必苦心巴结傅瑶。

    李昭仪恐怕气氛闹僵,忙笑道:“公主,我这儿有些宫里带出的栗粉糕,你可要尝一尝?”

    昌宁伸出纤纤玉指轻巧的捻了一块, 仿佛想起什么似的,变戏法般从身后掏出一包东西,向着傅瑶笑语寒暄道:“这是上好的血燕,用来熬粥最补身子的,听说你生笃儿的时候失于调理,我想这个大约挺合适。”

    她的东西傅瑶哪里敢要,故推辞道:“不必了,张太医早已为我开好补养身子的良方,不劳公主牵挂。”

    昌宁嗔道:“你若不肯收,就是看不起我了。”遂硬将那包燕窝塞到傅瑶手里。

    眼看皎皎同昌平打成一团,她本想让陈翘也去凑个热闹,可是昌宁深知女儿的脾性,若勉强起来,恐怕她吵闹不休,反而不美,于是牵了女儿的手,施施然离去。

    傅瑶捏着那包燕窝,只觉得像烘山芋一般烧手,深觉无奈。

    李昭仪看着那燕窝瞅了半晌,说道:“大公主的东西,倒真是好东西。”

    不好的东西,她也不肯拿出来送人。傅瑶将双手往前一递,愁眉道:“我将此物转赠娘娘,好不好?”

    李昭仪唬了一跳,连连摆手,“万万不可,大公主送你的东西,我哪里敢收?”

    显然她也觉得是个麻烦。

    傅瑶垂眸苦思,李昭仪意味深长的看着她道:“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你可得仔细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