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节 (第1/3页)
她一赶来,小香就哭着将适才所见一一道出,自己情绪太过激动, 也跟着晕厥了。 赵皇后愣了片刻, “她已经知道了?” 一面不禁发怒,“谁这样大的胆子,本宫不是吩咐了不许乱传吗?莫非是高氏?”她面色惊疑不定。 她能想到的,江太后自然也能想到, “哀家已经吩咐将那两个宫人押去暴室了, 只是还没审出结果,想来那人既然敢做,就已经想好万全之策罢。” 她望了赵皇后一眼,沧桑面上沉痛不已,“祯儿出这样的事, 咱们谁都没有想到,只是眼下要紧的还是里头那一个,只有孩子平安生下来,你才有了指望,祯儿在外也能无后顾之忧。” 赵皇后不禁发出一声叹息。 无论她与江太后平素有多么疏离,但至少此刻她们关心的是同一个人,在意的也是同一件事。 赵皇后沉默了一会儿,见江太后神思倦怠,便劝道:“母后您先回去吧。这里由臣妾看着就好。” “你能行吗?”江太后淡淡抬了抬眼皮。 赵皇后脸上一烧,她清楚江太后并非担忧她体力不支,而是因她素日不喜傅瑶,恐怕她在这件事上不肯尽力。 赵皇后抿了抿唇,正色道:“母后放心,里头是祯儿遗下的骨rou,也是臣妾的孙儿,臣妾自不敢不用心。” 江太后对“遗下”稍有微词,但见赵皇后一脸郑重,料定她这回不敢懈怠,遂按了按疲倦的眉心,扶着曲嬷嬷的手回去。 赵皇后静静坐着,听来内室传来一声声女人的低吟,心也不自觉的跟着提起。她有些纳闷,自己当年生孩子的时候也是这般虚软无力吗? 当然她已经记不起了,每个女人生孩子的时候都像做了一场梦,梦醒了,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宫娥们端着水盆出出进进,盆里是热水,带点红,还有点腻滞的腥气,连带这屋里仿佛也变成了血腥的屠宰场。 那个孩子即将出世,是祥瑞还是不吉很快就能见出分晓,明明满腹的紧张与期待,赵皇后此刻却只觉心中一片空茫,神魂仿佛都飘荡在身外,游离于这尘世间。 漏壶里的水一滴滴落下去,不知过了多久,赵皇后被急促的脚步声惊醒,抬头时,但见接生嬷嬷满面喜色的掀帘子出来,跪下道:“恭喜皇后殿下,太子妃平安诞下了一位小皇孙。” 心口大石终于落下,赵皇后急急道:“快,让本宫瞧瞧。” 嬷嬷将孩子抱过来,赵皇后瞧时,是个乌发乌眼、极健壮极可爱的男孩,她欢喜得不知所措,忙用手捂着眼,生怕眼泪会流出来。 赵皇后看得爱不释手,好半天才想起问道:“太子妃如何了?” 嬷嬷陪笑道:“太子妃生产的时候很费了些精神,这会子怕是得歇一歇,缓口气。” 话音才落,就见另一名接生嬷嬷匆忙出来,叩首道:“皇后娘娘,太子妃想见一见您。” 赵皇后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她将孩子交到乳母手中,擦了擦手方才进内殿里。 傅瑶勉强支起半身靠在枕上,湿透的黑发披散两肩,脸上汗水淋漓,显然十分疲倦。 她想向赵皇后行礼,赵皇后忙拦着她:“你才生产完,别急着下床,仔细落下病根。” 傅瑶只好坐着不动。 赵皇后看着她笑道:“你这回成了咱们大历的大功臣,如今皇长孙已平安降世,看来果然是得上苍福泽庇佑。” 此时此刻,她对傅瑶的恶感也减轻了许多,面向她的时候甚至有几分母亲的慈爱。 傅瑶笑意模糊,“臣妾如今已安然生下长孙,母后也不必再费心瞒着臣妾了吧?” “本宫哪有什么事瞒着你?是你多心了。”赵皇后颇为局促难安。 “母后还请告诉儿臣一句实话,太子是否真在云阳出了事?”傅瑶定定的看着她,“即便那话是有人故意传入臣妾耳中的,可若非确凿属实,母后为何这些日子都躲着不肯见臣妾呢?儿臣瞧过太医院的脉案,您的病明明已好得差不多了。” 她这样执着于追求真相,赵皇后只好半吐半露的告诉她,“太子半月前的确于云阳郡堕马,足伤颇重,现已安置在当地驿馆救治。只你也不用太过担心,足伤而已,未见得就因此丧命。” 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