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节 (第2/3页)
就是凭证。” 说着,她将衣袖拨开一截,向众人展示手腕上流血的伤口。 伤口出血不算多,可见董美人有刻意夸大的企图。 赵皇后皱了皱眉,“柔美人,你怎么说?” 赫连柔的声音还是那般清清淡淡,“皇后明鉴,臣妾并未做过这样的事。当时董美人胡搅蛮缠,硬逼臣妾向她行礼,还上来要打臣妾耳光,臣妾只是躲了一下,董美人便自己扑到地上,怨不得旁人。” 董美人红着眼睛,“你胡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经了这般,满座的嫔妃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样的事她们也见多了。老人们见不得新人得宠,故意使绊子,不惜损伤自身来嫁祸他人,也是常有的事。 关键在于赵皇后怎么判。 周淑妃微微蹙眉,“董美人,她与你同在美人之位,论理是不必向你行礼的呀!” 董美人委委屈屈说道:“即便位分相同,也该讲个先来后到。何况大家同为宫中姐妹,见了面总该打声招呼,臣妾并未硬逼她行礼,倒是她,不由分说就将臣妾推倒在地,臣妾倒想问问,莫非仗着圣宠就能跋扈至此吗?” 赵皇后实在懒得听她的言语,她也不喜欢赫连柔,却并不觉得她会做这样的事,只不过董美人一定胡搅蛮缠,赵皇后才不得不审这么一出罢了。 赵皇后沉吟道:“你们俩各执一词,本宫也难以决断。不如把御花园当时在场的宫人找来,听听她们是怎么说的。” 四个证人很快就被带了来,却不知是心意相通还是事先串了供,居然众口一词指证赫连柔推了董美人。 想想也是,赫连柔这些日子一直承宠,遭人嫉恨也是难免。何况她又是个外族,在宫里除了皇帝无依无靠,旁人要对付她简直易如反掌。 高贵妃在一旁悠闲地抱着手炉,“赫连氏如此跋扈,娘娘您可得秉公执法,免得寒了宫中姐妹的心哪!” 赵皇后暗暗咬牙,高贵妃又在这里添油加醋,偏偏她正说中赵皇后的难处。眼下证据确凿,无论赫连柔是否有错,都该按着她有错办去。但若赵皇后按宫规办去,难保成德帝不为其说情,没准还会认为她心生妒忌;若是不处置赫连柔,又难以令宫中嫔妃心服口服。 怎么想都是两难。 第58章 看脸 两边的嫔妃都眼巴巴望着, 等着赵皇后拿主意。 罢了, 反正她与成德帝相见日希, 与其花费力气去取得皇帝的欢心, 还不如守住皇后的权柄来的要紧。 赵皇后定一定神, 沉声说道:“既然如此, 就罚一个月俸银,以作惩戒。” 高贵妃轻飘飘说道:“皇后娘娘, 一个月是否太少了?” 这个高氏! 赵皇后无奈,只好说道:“那就罚三个月,你们可心服口服?” 董美人抽抽噎噎的收住泪, “谢娘娘为臣妾主持公道。” 对于赵皇后的判决,其余人都没有什么话说,就连赫连柔也只是冷淡的口头领罚, 未再申辩, 径自告退离去。 赵皇后虽恨其无礼,念在这回的确冤了赫连柔,也只好由她去。 她懒懒的摆手,“都散了吧。” 元祯往椒房殿来时, 正遇上这位新进宫的美人。赫连柔向他端庄地一施礼, “太子殿下。” 元祯稍稍点头,错身而过。 椒房殿的嫔妃已尽数散去,独有赵皇后仍坐在椅上,一手撑着头。 元祯上前问道:“母后找儿臣来有何事?” “无甚要紧事,就想问问你在书房的近况。”赵皇后勉强打起精神, “你父皇近日还好么?” “父皇身子很好,只早起有些咳嗽,太医说煮些枇杷水喝了就没事了。” 赵皇后点点头,“那你可得盯着点,那些下人最会偷懒,凡事不看紧就不知用心。” “母后放心,儿臣自有分寸。”元祯笑道,“其实母后何不亲自前往探视?若您去了,父皇也会高兴许多。” 赵皇后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你父皇自有年轻美人伺候,哪用得着本宫料理,本宫去了平白生厌。” 她就是太心高气傲了,永远不肯放下身架子。 元祯察言观色,叹道:“母后是否因为赫连氏得宠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