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节 (第2/3页)
从前恩怨——江太后始终没有答应,常贵太妃只能含恨而终。 江太后后来叫傅瑶过去,问起常贵太妃的丧仪置办情况。 傅瑶恭敬回道:“陛下很是恩恤,以皇贵太妃的仪制下葬,还为贵太妃娘娘上了尊号,号为康慈皇贵太妃,于是内外上下感激不尽,连诚郡王夫妇也称赞陛下仁德。” 江太后沉吟片刻,“你是不是觉得哀家很不近人情?” 傅瑶注意到殿中焚起了檀香,江太后一向不爱香的,这么做,必然是心中烦闷无法纾解。 她依旧垂头,“能以德报怨固然最好,可恩怨分明也是人之常情。” 江太后看了她一眼,笑道:“你这丫头还是这么机灵,惯会拿些话哄人。” 她幽幽叹道:“哀家当然知道她与哀家有心结,可哀家宁愿放着,不去解开,只因哀家也是个女人。她当年那样得宠,什么风头都占尽了,连哀家也在她手底下吃了不少苦头,如今风水轮流转,她成了不能动的那个,却反过来要哀家原宥她。纵然她是真心悔过,哀家也实在迈不去这道坎。” 傅瑶盈盈抬头,“臣妾看不见得。要悔过早该悔过了,何必到临终前才做出许多张致来博取名声,臣妾看,没准贵太妃不止想与您重修旧好,还想求得您的庇护,保全诚郡王一家呢——先帝的旨意虽然有用,可先帝到底不在了,如今能在陛下跟前说得上话的,也只有太后娘娘您。” 她斗胆这么说,就是为了消除江太后的罪恶感——江太后也不是真有罪恶感,她一向厌恶常贵太妃,只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碍于人言罢了。 江太后果然笑起来,“你这丫头,什么话到你嘴里都能变个味儿。” 傅瑶脆生生说道:“臣妾也只是老实道出自己的想法罢了。”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江太后觑着她笑道,“你比哀家精明,也比哀家看得清楚,又不惧人言,的确容易适应宫里的生活。” 傅瑶坦然接受这番赞誉。 “可是光有心思,固然能活着很好,可若要活得快活,就非得有一颗真心不可呀!”江太后叹道。这话也不知是对她,还是对自己。 傅瑶若有所思。 真心么?江太后说的或许是对的,一个人不付出感情,就体会不到别人的感情,自然就不会快乐。可是江太后交出了真心,却并未得到应有的报偿,反而给了她无尽思念的痛楚——她成为太后靠的也是运气,而非真心。 反观常贵太妃,谁知道她爱不爱先帝,至少先帝很爱她,她曾经风光过,得意过,这就够了。 连江太后自身的经历都无法佐证,她又何必听这些训诫呢? 傅瑶这般想着,忽然觉得小腹一阵抽动,一股强烈的胀痛感,自下面慢慢升上来,渐渐席卷四肢百骸。 她一手扶着桌子,勉强支撑着沉重的身体,眼前却渐渐吃力起来,额头上也冒出豆大的汗珠。 江太后察觉到她的异样,咦道:“你怎么了?” 傅瑶勉强朝她一笑,“太后,臣妾……怕是要生了。” * 元祯急急赶到时,寿康宫已经忙成一团,宫人们出出进进,盆子里头端的仿佛是血水。太医和稳婆则齐聚在寿康宫的内室里,里头偶然传来一两声微弱的嚎叫。 元祯坐立不安,恨不得自己代傅瑶受罪,遇到一个宫人就问她一声,“里头怎么样了?” 江太后比他镇定,尽管面上也有些不安,她细细捻着一串佛珠,安抚元祯道:“你放心,太医说了,傅良娣的情况很好。只是她头一胎生产,难免费些功夫,没事的。” 赵皇后也一早得了消息赶来,静静在一旁坐着。她虽不像这祖孙俩同傅瑶那般亲近,可心中也有些牵念:怎么说那也是她的第一个孙儿,以后得喊她喊皇祖母的。 元祯听着里头的动静,面色惊疑不定,“怎么阿瑶的声音这样轻,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江太后好言同他解释,“这是要留着力气把孩子生下来,不然大喊大叫地把体力耗尽了,待会儿哪还使得上劲?” 元祯方才略略放心。 赵皇后瞅着儿子这般,心中好生纳罕:这个傅瑶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