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山泉有点田_第9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0节 (第3/4页)

类。虽然不能得几位先生教导,但能够看看他们的笔记,想必也能受益良多。

    尤其这些书,还允许传抄。

    这样的机会,可不是经常能够碰到的。所有人在惊喜之余,也不免感叹自己这一趟是来对了,若非如此,岂不是错过了这样一场机缘?

    周敏的动作很快,一边整理几位先生送来的藏书,一边就在图书馆门口摆出桌子,给所有士子做登记,发放借书卡。因为目前书的数量有限,所以只能凭卡借阅,而且不能将之带出图书馆。

    年轻士子们对这种新鲜的经营模式非常好奇,不过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强,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何况温泉山房本来就很多地方都跟别处不一样,他们反而觉得这样才是正常的。

    除此之外,图书馆还设置了一个“捐书处”。

    虽然周敏没有对这个捐书处做任何宣传,只是在门口立了一块牌子,但效果却好得出奇,从第一天开始,就陆续有人将自己的书送过来。

    这一点也在周敏的预料之中,俗话说,上行下效,这图书馆本来就是几位先生捐书办起来的,学子们心中自然感念。发现有捐书处之后,不管是真的想支持这件事,还是做给某些人看,总归会有人来捐书。

    有些送来的就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有些却是比较珍惜的书籍,总之周敏来者不拒,登记之后便收下了。

    几天之后,藏书整理完毕,小卡片一样的借书证也发放得差不多了,图书馆便正式对外开放。

    进入图书馆的士子,第一时间注意到的就是一排排的简易桌椅,一张桌子配两条长凳,排得密密麻麻。书则是放在专门的房间里,进去挑选完之后,要在门口登记,才能够把书带出来,离开之前,又要先将书还回去,不能带走。如果中间书有什么损伤,那就需要赔偿。

    这些都是图书馆守则上面写着的,就挂在墙上,抬头就能看见。

    除此之外,还有人注意到,图书馆大门入口处有个小房间,里面放着一堆堆的笔墨纸砚。房间旁边也贴了一张纸,写明这个房间的作用。

    士子们可以凭卡在这里领取笔墨纸砚,然后在图书馆里抄书。抄完的书如果要带走,只要付了笔墨纸砚的本钱就可以。如果上交,则可以获得一笔报酬。

    对贫寒士子而言,这就是一条生财之道。一边读书一边赚钱,这种好事岂能错过?

    而如果手头宽裕的士子想要这里的书,不愿意自己抄,则可以出钱在这里买书,价钱也十分公道。总之,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第75章 宣公子

    自从温泉山房开张之后, 在清平镇与万山村之间往来的, 已经不再只有齐唐两家的船只。不少看见了商机的船家, 都聚了过来,使得这一段河面热闹非凡。

    对周敏等人而言,这是好事,但也是坏事。

    好处在于人气兴旺, 生意自然也好做。不说别的,自从这些士子们聚集到这里之后,每天所消耗的粮食数量就足够让两个村子富裕起来。更不提他们来到这里之后, 不免要制备几身新衣裳, 所以齐家山今年的纻丝布都已经卖完了。邱家还运了一批布过来,才算是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但坏处在于往来的人太多, 他们又没有检查的权利,自然什么人都能够混进来。

    永嘉十四年腊月十五日一早,就有一条船从清平镇开到了万山村。与其他那些船只相比, 这艘船显然装饰得更加富丽堂皇, 说是船,不如说是画舫。

    这样一艘船开过来, 自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码头上的人不论在做什么,多多少少都分出了一点精力关注着这边。

    码头上已经有一群士子在等着了, 船停好之后,当即让从人上去将箱笼都搬下来,然后又从中请出了一位年轻公子,并他的随行人员, 往温泉山房那边而去。见此情景,码头上忙碌的众人便都收回了视线,继续忙自己手里的活儿。

    虽然已经临近过年,但还是每天都有人乘船过来,到温泉山房那边去,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虽然今日这位公子的排场大了些,但也不算太夸张。如今大家的眼界都高了,并不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