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节 (第4/4页)
看过。” 周敏本来想说当然看过,但想想两人年龄只相差三岁,而大部分人开始记事的年龄都是四五岁,何况她又没接收到原身的记忆,说这种话题总让人感觉很心虚,只好略过不提,回家补觉。 这一觉睡到了午后,周敏是被饿醒的。爬起来之后她也等不及再做别的,就拿鸡蛋和西红柿炒了个剩饭。结果炒到一半,石头也起来了。剩下的米饭不多,至少不够两个人的分量。 将一锅炒饭分食之后,两人都有些意犹未尽,周敏索性又去翻了一袋子红薯干出来,慢慢的嚼着吃,然后才问石头,“爹和娘呢?” 同样刚刚才醒的石头一脸无辜的回视她。 “算了,去隔壁看看。”周敏道。但她才站起来,就听到冬叔在门口问,“敏敏在不在?” “在的。”周敏连忙打开门,“冬叔怎么过来了?我还说过去看看呢。我爹和我娘还在你家吗?” “叫你们过去吃饭。”冬叔脸上带着完全掩饰不住的喜气——当然他或许也根本没想掩饰,笑盈盈的道,“慧慧的外婆和舅妈来了,村里也来了好几个人,索性先热闹一下。” “对了。”周敏一拍额头,“还没跟冬叔说一声恭喜呢!” “同喜同喜!”冬叔道,“还有一件事,我记得敏敏你有一套书?不知道能不能暂借我一阵?” “没问题,反正这会儿也没空看,我给你拿去。”周敏说着,回房间连通书箱一起搬了出来,又问,“不过冬叔要这个去做什么?” 冬叔笑着接过书箱,“小孩子刚出生,头还是软的,脖子也是软的,不能睡软枕头,要用硬一些的东西从几边护住,让他把头型睡得好看些。这些书倒是正好合适,再说枕书也是个好兆头,这叫‘睡聪明’!” 竟然还有这种讲究。不过周敏当然不会抨击这是封建迷信,不但如此,她还兴致勃勃的跟过去,亲眼看着冬叔将箱子里的书本小心的取出来,垫在小婴儿头部四周。 接下来的几天,冬叔家都是宾客盈门。周敏这种未婚的小姑娘,这时候就不适合在场了。 想着已经好几天没上山,上次好像就听说邱五爷那房子快弄好了,周敏便决定过去。 要说房子建好了,也不尽然,只是主体框架弄好了而已,需要修饰的地方还有很多。毕竟邱五爷住的屋子,雕梁画栋那是基本的。 不过周敏从这些工匠口中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如果直接从这山上取材,建造这样一栋房屋,要花费的钱并不多。主要是要自己开窑烧瓦这一点比较麻烦,剩下的也就是砍伐木料,以及工匠们的人工钱了。 按照工匠的经验来看,三十两银子完全足够,还包括各种雕工和细部修饰,即便不能建造得跟邱家这个一样,也差不了太多。 “邱五爷这个院子花了多少钱?”周敏好奇追问。 工匠微笑不语。 后来周敏才知道,如果不论材料,邱五爷这个院子花的钱也就是几十两银子而已。但是!问题在于木材也好,瓦片也好,全都不是就地取材,而是从外头拉来的,大部分都是比较贵重的材料,真要算起来,那价钱就十分骇人了。 中秋节前后,邱五爷这个院子才算是全部完工了。不过据说他家里有人过来探望,所以人还留在大石镇,并没有过来。倒是一车车的家具物什已经拉了过来,瑞声亲自过来一趟,带着人将屋子里布置完毕,只等主人带着贴身行李搬过来住了。 直到八月底,邱五爷才乘着马车姗姗来迟。 周敏受邀去贺他的乔迁之喜,同时参观了一下这个院子。 大概因为是别院,所以这里的装饰也不像大石镇那样偏于富丽精雅,反而布置得很简单,用料也都是竹木一类,颜色大都是本来的原色,看起来颇有几分野逸之趣。这会儿周敏才终于明白,之前邱五爷说要一片地方,见几间草庐,居然说的是真心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