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_第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1/3页)

    李旦不动声色,把裴英娘送回东阁,揉揉她的发顶,“一盒糜糕罢了,不碍事,回头我让冯德把名单告诉你。”

    虽然今天刚梳的螺髻被揉乱了,但感觉到他的安抚和回护,裴英娘觉得心里踏实了一点。

    目送李旦远去,裴英娘才转身回内殿。

    宫婢迎上前,“贵主,崔七郎给您送了一幅画。”

    裴英娘茫然道:“送我的?”

    她见过崔奇南几次,但每次都是远远站在一边看他几眼,从没打过交道,崔奇南怎么会送画给她?

    宫婢把墨绿色丝绸包裹的画卷打开,是一幅很常见的仕女画。

    画中一位头梳双刀髻,发簪脂红牡丹花,穿银泥纱罗衫、玫红诃子,手执圆月形团扇的美人,正斜倚在院中的一块山石上,将一只雪白的狸猫搂入怀中逗弄。

    仕女仪态万千,肌理丰泽,举止高雅,雍容华贵,怀中的狸猫毛发细微,煞是可爱。

    这幅画笔墨横姿,布局优美,粗看觉得平平无奇,只是一幅普通的仕女逗猫图,仔细看,才能感受到那种洒脱自然、不拘一格的温婉浪漫之处。

    裴英娘问宫婢:“崔画师的画是直接点明送给我的,还是圣人转送的?”

    宫婢答道:“是崔画师的僮仆送来的,太平公主也得了一幅。贵主的这幅是仕女图,太平公主的是一幅月下海棠。”

    裴英娘点点头,她和李令月都有,那就没什么奇怪的了,“挂在书室里吧。”

    不得不说李旦的效率实在是高得惊人,裴英娘找他打听废王后的旧人,原本以为怎么说也要查上十天半月的,哪知三天后,她从东亭散学回寝殿,发现外边空无一人,宫婢、内侍像是全部消失了一样。

    穿过回廊往里走,才慢慢看到人影,内殿还是那几个在当差。

    忍冬留在门口等裴英娘,“贵主早上刚走,程中监亲自领着姑姑过来,把所有人叫去训话,这会子还没放人呢。”

    裴英娘环顾一周,发现被叫走的人都是年纪比较大的,留下的,全是李治亲自指派给她的宫人。

    那些被叫走训话的,应该是和废王后有渊源的旧人。

    午时,含凉殿的宫人照例过来请裴英娘去用膳。

    裴英娘放下紫毫笔,换下汗湿的衣裳,梳了个清爽的家常小髻,穿一身轻薄透气的缥色轻容纱襦裙,往含凉殿的方向走。

    忍冬在一旁为裴英娘打伞。她的手还没完全好,裴英娘本来想让她再休息几天,但想想觉得半夏和忍冬都不在身边,外人看在眼里,难免会起疑心——李旦昨天都出口问了,刚好忍冬的手已经好得差不多,执意要跟着,便默许了。

    天气还算和爽,迎面吹来的南风含着花草的香气,沁人心脾。

    李令月从回廊另一头走过来,和裴英娘汇合,姊妹俩并肩一起走。

    昭善和另一个宫人紧跟在李令月身后为她打扇。

    李令月一路不停地抱怨:“太热了!还没到盛暑,已经这么热了,往后还不知会多难熬!”

    宫里有冰窖,终南山山巅常年积雪,宫里不缺冰。不过武皇后怕李令月贪凉伤身,不许她随意取用寒冰,所以每到夏天,李令月总是抱怨连天。

    她生得丰润,格外怕热,平时又喜欢穿颜色深的衣裙,在太阳底下走一圈,一头的汗。

    含凉殿依水而建,空阔旷朗,非常凉爽。

    李令月一脚踏进含凉殿,顿时觉得浑身舒泰,“还是阿父这里凉快。”

    李治歪在坐褥上看书,他眼睛不好,鼻子都快凑到书卷上了,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笑容和煦。

    看姐妹俩都热得脸颊红扑扑的,他轻笑一声,招手唤来内侍,吩咐几句。

    宫人应喏,敲碎冰块,从掐丝刻花冰鉴中捞出冰藏的水果,把果rou和凝冻状的酥酪浇在细绵如雪的冰粒上,淋上甘甜的蔗浆,一碗祛暑的甜点就做好了。

    李令月和裴英娘盘腿坐在李治身旁,一人捧着一碗,吃得头都不抬。

    李治不许二人多吃,看她们吃完一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