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节 (第3/3页)
机?” 陈晓芬指了指东方第四个,说:“那是我用的缝纫机,我是车工,我来做吧。” 樊香对这个一直表示善意的同事感觉不错,笑笑说:“这件衣服我来裁我来缝,以后再麻烦你也不迟。你能不能给我找一点儿棉花?一小团就够了。” 做涤卡布衣服还要什么棉花,又不是做棉衣,看樊香熟练地踩着缝纫机,大家都有些好奇,不时伸头看看。 “不要看了,大家继续干活,这个月我们任务很重。”李新玲招呼后带头开始工作。 陈晓芬拿过来棉花,樊香示意她放在一边。她手脚麻利,很快衣服除了没扣子已做好了。 就拿起铁熨斗吹了吹里边的炭,待熨斗热时再含口水均匀喷到衣服上,简单熨了下对李新铃说:“李社长,你要不要试试?” 李新铃指了指自己,“我?” 樊香含笑点点头。 “我穿也穿不出效果啊。”她身材瘦小,看着弱不禁风的样子,想来怎么也不适合穿这件衣服的。 “没事,你来试吧。” 李新铃穿着还说:“万一不合适的话也是我身材与这件衣服不符合,不是你水平问题。明眼人都能看到,你剪裁的水平有多高。”这时候,根本不是李焕和樊香之争,樊香是她推荐过来的人,也关系到她的脸面。 咦? 大家都关注着这事,虽然手里忙着,心思还是分了几分在樊香这里。只见李新铃穿上衣服,马上显得并不是那么瘦弱了,而是肩膀厚实了许多,如果从后面看,说是另一个人也对。 “怎么样?” “社长你穿上这衣服,显得更像是社长了。” 这句绕嘴的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那就是还可以喽。” “岂止是可以,从背影看完全换了个人似的。” “那孙师傅,樊香可以来做这个裁缝师傅吧。” 孙焕一脸平静,看不出有什么不甘的样子,只淡然点点头。 李新玲说:“那樊香就归我这个组。” 陈晓芬也在二组,通过她樊香了解了一些情况。 原来缝纫社分为裁剪工、车工及户工,不过一般对裁剪工尊称裁剪师傅。剪裁师傅是像樊香这样,负责剪裁衣服,车工就是陈晓芬这样,在剪裁师傅裁完后,负责用缝纫机把布料缝在一起,户工负责在衣服上钉扣子,锁扣眼。 和在大队里共同出力,年底统一按工分分粮食和钱不一样,这里效益是分成的,做一件衣服,收入的35%归剪裁工,40%归车工,25%归公,单位领导要将这一部分收入按比例上交上级主管部门。户工不纳入比例分成,收入最低。 而车工看似拿的比例最高,但一个熟悉的剪裁工,像樊香这样,只要有了尺寸,裁一件衣服不过是一两分钟的事,但车工就要做半天,特别是领子,上不好就歪了,是里面最辛苦的。 “所以孙焕想让她meimei过来做剪裁师傅,收入最高,受人尊敬还没那么累。” “剪裁师傅能拿多少钱?” “像去世的吴师傅,手艺好,找她的人多,最多一个月能拿四十多元呢。”陈晓芬羡慕地说。 听陈晓芬说完,樊香想,真有这么多收入,户口又转成了城镇的,能让一家人生活得很好了。 她报到过,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就去找李新玲问具体情况,李新玲说:“我们是按做的活分成,所以上班时间比较灵活,正常上班时间就上午八点到下午六点。中午十二点至下午两点是休息时间,社里轮留值班。你先不用值,等这一期全值完我再重新排。” 樊香和她请了假,说这一段时间要搬家安置,严主任还找她有些事情要忙,可能有一周时间很难保证每天准时在这里。 樊香让孙焕吃了个瘪,李新玲已很高兴,何况还有严主任交待,她让樊香不用慌,先忙她的事,什么时候忙完来再来上班就行。 樊香谢过她出来,准备去找王婧。她要搬到县城来,几个孩子的学校也该要解决,想看看王婧能不能帮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