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节 (第2/3页)
关的那一摞里面了。 如今战事四起,各地的奏章和邸报简直像雪片一样乱飞。 为了方便自己的工作,也为了能第一时间把最重要的消息递交到周王面前,他们把所有的奏章都按照轻重缓急分为几类。 与战事相关的自然排在首位,要立刻呈递给周王并得到他的批复,其余的他们则可以慢慢整理,确定整理好之后再呈递上去。 而周王每日光与战事相关的事情就要忙上整日,加上其他事宜,几乎没什么时间休息。 等到翌日新的紧要的奏章又不断呈递上去,那些所谓的不重要的奏章就会无限后延,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递到他的面前。 这份甘州递来的奏章就是如此,因为当时整理的人粗略的扫了一眼,以为只是疏浚一条不起眼的河道这样的小事,便被当做不重要的奏章垫在了最底下。 毕竟如今周国的银子用在战事上还嫌不够,又哪来的多余的银两去修缮一条可有可无的河道。 如若廖晖今日不提,只怕再过几个月也没有人想起此事,这份奏章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被周王看到。 周王大怒,当即下令斩杀了那个整理奏章的官员,又严惩了另外几个没有及时上报,有渎职之嫌的地方官。 那些官员心里直叫苦,心想这种天灾如何避免?就算是他们也如松阳县县令那般抱着宁可早早预防的心态上报了,他们上下游又没有随便疏通一下就可以引来水源的河道。 要知道新修一处河道可是极费人力物力的,而且开山凿石,往往要数年才能修好。 等到河道修好了,旱情也早就已经过去了!有什么用? 但现在周王在气头上,说这些只会让他觉得他们在推卸责任,所以这几人最终也只能把苦水咽回了肚里。 周京因为周王的怒火而人人自危时,周国边境被旱情覆盖的地方更是一片阴霾。 负责管理粮草的官员最后一次向周昊禀报了如今军队剩余的粮草数量后,轻叹一声沉声劝道:“世子,撤吧!” 真的撑不住了! 周昊咬牙看着远处明明再给他一些时间便可以攻下的城池,握紧了拳。 难道运气就真的永远站在魏彘那边?难道他真的就要这样不明不白的输在魏彘手里?! 他抬头看天,烈日骄阳灼伤了他的眼。 “老天爷,你不公!” 不公!! ………………………… “世子!公主!周军撑不住了,从阜城外撤了!” 有人高兴的将这个消息禀报给了魏祁与楚瑶,议事厅中众人均是松了口气,一片喜气。 “看来天道是站在我们这边的。” 有人笑道。 “是啊,没想到周国竟然发生了旱情,涉及到的地方还这么广!” “不仅如此,连城等地的粮食还被咱们提前买走了,他们想就近调粮赈灾都不行!” 众人说着哈哈大笑,更有人夸赞了楚瑶一番,说楚瑶真乃大魏的福星,随手买来的粮食竟然起了这么大的作用。 楚瑶当初买粮纯粹是想给周国找些不痛快罢了,对周国的影响持续不了太长时间,最多让他们的军队半年之内调粮比较麻烦一些。 谁想到,他们前脚刚买完粮,后脚周国就大旱,周世子估计现在要气的吐血! 楚瑶虽然也松了口气,但并没有像他们那么兴奋。 “这次旱情不止涉及到周国,我魏国边境同样有些地方受到波及,处理不好的话一样会产生诸多麻烦,大家还是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