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1节 (第2/2页)
“死了?” “是, ”下人道, “刚才刚传出的消息。” “怎么死的?” “这……看不出来,刑部的人让仵作查过了, 没有查出什么可疑之处, 只道是之前在魏国人手里受了刑,所以扛不住了, 就死了。” “……二郎那边呢?动没动过什么手脚?” 此刻最盼着宋莽死的估计就是周妟了。 那人却摇了摇头:“没有,您吩咐了之后属下就一直牢牢盯着, 没让任何不相干的人接触过宋莽, 二郎君虽然的确是想派人杀了宋莽, 不过并没有找到机会,宋莽是自己死的。” 周昊沉吟片刻,摆摆手让他退下了。 当日在城门前他听说宋莽是受了周妟的命令去刺杀珍月, 顿时就明白过来,八成是那小子跟他争一时意气, 想杀了珍月证明自己比他强。 结果一个没弄好,人没杀成还让人抓住了把柄,派去的人如此不经事, 竟然受不住刑罚被魏国人收买了,帮着指认他们周国。 这虽然于大周不利,但事情已经发生,若是好好利用, 就可以给周妟一次沉重的打击。 谁知道……萧谨言竟把他也拖下了水。 如今宋莽死了,只要周妟咬死不认,死无对证,就算他明知道这件事就是周妟做的,也拿他没办法。 而且因为当时最先认出宋莽的人是他,父亲和母亲说不定真的会以为是他收买了宋莽,想借此嫁祸给周妟。 哪怕他们明知道可能性不大,但怀疑的种子还是埋下来了。 周昊闷声在桌上砸了一拳,心中微恼。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个不小心就被那姓萧的算计了。 不过……这件事说起来还是有些不对劲。 魏王特地派了使臣前来,还带来了他亲笔所书的国书,难道就为了这么点儿小事? 就为了挑拨他和父母兄弟之间的关系,为了说出那句玩笑般的你烧我一座山,就要赔我十座? 这也未免太儿戏了吧? 不对劲啊…… ………………………… 周昊的感觉在一个月后得到了证实,周国边境送来一封急报,说魏国忽然抽调两万兵马直指虎头关,并派人送来了一封战书。 战书中言:周王次子周妟不顾两国情谊,无故派人刺杀魏国世子,其心可诛。现令周国交出刺杀魏世子的元凶,否则两国情谊不存,魏国随时会向周国开战。 这封信最先交与边境将领之手,之后一路快马疾驰送到周京,路上并没有耽误太长时间。 也就是说,一个月前魏使刚刚入京的时候,魏国边境已经有了动作。 魏国知道他们根本不可能答应那样的要求,所以上次来纯粹就是走个过场,做出一副先礼后兵的样子罢了。 周王大怒,朝堂上亦是一片斥责之声,都道魏王jian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边用使臣吸引了他们的视线,一边派了大量兵马直指边境。 然而战场上的事就是这样,不论手段,只论输赢。 说起来还是怪他们太大意了,万万没想到在如今这个时候,魏国竟然真的会向他们宣战。 毕竟此时开战,对他们两国来说都不好,只会便宜了楚赵这两个小国,或是让大燕又找到休养生息的机会。 周王遣退诸人,只留了几个武将在房中,与他们一起商议应对之策。 最终派一万兵马到虎头关驰援,另派了两万兵马奔向魏国淄玉关的方向。 魏国压在周国边境的两万兵马是从淄玉关等地调过来的,如此一来,这些地方的守卫就相对薄弱。 若是大魏真的敢对他们开战,他们就算守不住虎头关,也要把淄玉关拿下。 而且魏国那边若是知道他们的兵马去了淄玉关,想来也不敢轻易动作。 这场战事若是能够消弭于无形自然最好,若魏国坚持要开打,他们也只有奉陪了。 直至此时,绝大部分周国人还是觉得,魏国此次虚张声势的成分更大,并不一定真的会出兵。 周昊散了朝之后回到自己殿中,亦是看着一份舆图发呆,半晌才喃喃一句:“还是不对啊……魏王明知就算打赢了也讨不到什么便宜,为什么要打呢?” 下人在旁说道:“也不一定真的会打啊,说不定就是因为魏世子受了伤,魏王一时激愤,所以做做样子罢了,不然他脸上无光啊。” 先是自家儿媳妇被人刺杀,后是亲生儿子受伤,他这个做父亲做国主的,无论是出于哪个立场都不能沉默不言,不然传出来就太丢脸了。 不仅丢他自己的脸,也丢魏国的脸。 周昊自然也懂这个道理,但还是觉得不太对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