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 (第3/4页)
接见她们,但是两人卯时便出发了。至正午时分,韩氏便回来了,只是回来的只有韩氏一人,方心素却没有回来。 众姐妹都在月华院里等着,韩氏一回院子便退了大衣裳,沈湉亲自给母亲递上一碗酸梅汤。韩氏用了半盏才徐徐说道:“太后与素姐儿极为投缘,要留她在宫里待上几日。” 沈湉马上笑着说道:“看来,表妹真是福泽深厚呢。”其他姐妹心里虽多少都有些嫉妒之心,但是也不得不跟着一起称赞起来。 皇宫里面,太后让方心素和她一起用膳,没成想皇帝带着皇后也来凑热闹。席间,皇帝对方心素非常亲切,问了许多她小时候的事,还送了她许多的珍贵首饰。待离开时还说:“我与你父亲相交多年,再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年轻就去了。要不是年少时,他替我挡了一箭,兴许身子骨还能硬朗些。既然母后她老人家这样喜欢你,你就在宫里多待些日子。要是受了什么委屈只管让人来告诉朕,朕给你做主。” 众人见皇帝与太后对方心素多有厚待,都不敢慢待于她,后妃们纷纷派人送来各式各样的精美首饰、衣料摆件等。大家都以为太后和皇上这样厚待她是因着方大人的缘故,毕竟方大人曾经是皇上一起长大的伴读,感情自然比别的臣子深厚许多。方大人故去后,皇帝优待她的后人也是应当的。 只有太后心里清楚,皇帝这样厚待方心素,是因为方心素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哎,都是些孽债啊! 回到乾元殿以后,隆德帝屏退侍从。从书架里拿出一幅卷轴,上面画着一幅仕女图。若是轻柳等人在此,定会非常的讶异:画上的女子与方心素竟然有五成相像,不同之处在于那女子是柳叶细眉、樱桃小口。而方心素的眉毛则是天生的远山眉,长眉入髻、清秀舒展,细看与隆德帝的眉形很是相像。 抚摸着画中女子的脸庞,隆德帝轻叹一声:“若希,我今日终于见到我们的女儿了。她长的既像你,又有些像我,嘴巴还像极了母后。你若是还在,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该有多好?” 方心素一开始还有些忐忑不安,后来见太后是果真疼爱她,见她紧张,太后还劝慰道:“你不必紧张,便是你父亲小时候也是哀家看着长大的,哀家看你和看亲孙女没什么区别。你只管把这里当成你自己家里,千万别拘束了。”虽然这话里可能夸张的成分占了许多,最起码方心素绝对不敢把这里当做自己家,但是太后的态度已经摆在那了,反正她一个孤女也没什么好被当朝太后所谋算的,便渐渐的放松下来。 第十二章 弟弟 方心素不在府里,一切针对她的阴谋诡计也只能暂时搁置,沈苍又开始了花天酒地的生活。其他的几位姑娘继续管家理事。 主子虽然不在,但是滴翠斋里有方嬷嬷和轻柳坐镇,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这天晚上,轻柳做了一个,梦到了前世的种种,那样肆意张扬的青春,再也回不来了。梦醒后,轻柳擦擦额角的汗珠,披着外衣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她心里在想:不知道那边是不是也是这样宁静的夜晚? 自从穿越过来以后,她整日里忙着适应这里的生活,要学好多的技能,还要跟一众小丫头勾心斗角的,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梦到现代的事情了。 说起来,她的穿越,也与做梦有关。记得穿越以前的几个月里,她总是做一些稀奇古怪的梦,梦境中会出现一个穿着古代衣服的少女。 应该说,一开始是一个女孩的。 她的原名叫做林悠然,这个女孩的名字也叫林悠然,她出生在一个京郊相对富裕的小镇白山镇,父亲是一名举人的孙子,母亲是秀才家的女儿。 虽然她只是一个女孩子,但是父母亲都是很疼爱她的。她出生时正是菊花绽放的九月,父亲更是亲自给她取名叫悠然,取自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 她两岁多的时候母亲给她添了一个弟弟,转过年去父亲也考过了乡试,单等过了院试就是童生了。谁承想,父亲去考院试之前不慎染了痢疾,错过了机会不说,没过多久就去了。父亲走后,家里还有一些积蓄和几亩良田,母亲再偶尔做些绣品去卖,加上族人的照顾,一家子的生活也还能过得去。 只是,祸不单行。梦里的悠然七岁时,原先风调雨顺的白山镇遭遇了罕见的洪灾。房子、田舍突然间都被大水淹没。 无奈之下母亲只好带着他们姐弟两人逃难。后来在逃难过程中,母亲染了重病,危在旦夕。 绝望中的小悠然看到有大户人家的管事来到难民堆里买人时毫不犹豫的自卖自身,因为她认得几个字,也跟着母亲学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