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女王_第16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2节 (第1/4页)

    蓝珂的六位长辈一个个乐呵呵的笑纳了。她十分公平,每人红包都是一样多,因此这下爷爷和外公不用她究竟偏谁,究竟像谁吵一架了。

    接下来,就是过生日了。

    家里买了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蓝珂吹熄了蜡烛,看了一眼就走了。不敢吃啊,一口奶油几两rou。不过世锦赛在即,所有的运动员都得十分克制,一旦长肥了,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来年的魔鬼训练,以及冯教练的咆哮。

    蓝珂也不能例外。

    生日一过,年味儿也渐渐淡去,新的一年到来了。

    中国田径队开始征召运动员。

    这种征召分为两批。

    第一批自然是包括蓝珂在内,已经达成世锦赛标,确定会去的运动员。第二批则是在今年陆续开始的比赛中,达成了世锦赛标的运动员,他们现在还没达标,就在各自省队训练,直到达成合格成绩再来国家队。

    至于两批征召结束,陆续达成世锦赛标的,则直接让人过来报道,蓝珂之前08年也是这样过来的。邱妙和赵琳都在为此努力,她们两个都有望冲击200米世锦赛b标。也不知道柳萍现在怎么样了,要是伤势还不稳定,赵琳和邱妙又不能达标,有可能在200米上,蓝珂要孤军奋战了。

    蓝珂去国家队的时候,赵琳去参加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热身了,这是国内最早开始的比赛,虽然室内比赛和田径世锦赛项目不搭边,但许多运动员都会借此找寻竞技状态,以便到时候更好的发挥。

    倒是张瑶芳和方雅都到了,这么一来,倒也有熟人,并不算太过冷清。

    第175章

    蓝珂经过训练与研究, 发现了一件事儿。

    她自行根据系统提供的训练表训练, 不发任务,虽然提升会缓慢一点,但不会有无法适应的过程。这样的实力显得更稳妥,只是相比系统任务提升的慢一些,扣掉之后调整、适应的时间, 其实还算是赚了。

    不过提升之后的调整时间随着她训练量、训练时间的提升逐渐减缓, 可能终有一天,这个数字会减到很少, 在一天之内后遗症就会消除, 那么这样肯定是更划算的。不过短期之内, 蓝珂为了备战世锦赛, 还要参加钻石联赛,肯定是自行训练更划算。

    于是她干脆也不发任务了, 就自己练着,感觉到实力一点点提升,倒也挺自在的。

    一晃一个月过去,最先开始的三场全国室内锦标赛结束, 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一般是新人崭露头角的场所,蓝珂在国内比赛已经拿不到奖励,加上之前和教练们讨论的结果,她没去参赛,包括方雅和张瑶芳也没去,她们都把机会留给了新人。

    在六十米上, 陶佳这个去年全国田径大奖赛冠军表现的不错,拿到了一块室内六十米金牌,赵琳得了一块,最后一块是柳萍。

    经过大半年的修养,她终于复出了。不过看得出来,伤势对她影响很大,至少迄今为止,她表现出的实力和去年有极大差距,能不能恢复之前的状态,还是个未知数。因此柳萍只参加了一场室内60米,至于她被教练们看好的200米,并未报名。

    大家都很有默契,一般来说,会尽量错开参赛,如果一个人参加第一场,那么另外的人如果对金牌势在必得,则会避开对方,选择其他场次。第三场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正好是在锦城市举行,赵琳就在家门口比赛,场地也熟悉,倒是跑的十分放松,成绩更上一层楼。

    在室内200米上,赵琳拿到了一块金牌,邱妙也拿到了一块金牌,她们两个这番热身表现的不错,接下来就会在之后的全国田径大奖赛上尝试冲击世锦赛标和奥运标了。最后一块200米金牌,人选有些出乎蓝珂的意料,拿到它的运动员还是个熟人,叫沈婕。

    三场比赛差别不大,室内又没有顺、逆风的影响,场地都是按照规格建立的,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因此三场比赛一向是共用记录的,成绩进行横向对比,三个冠军,沈婕第一,邱妙第二,赵琳第三,沈婕还是用时最少的那个。

    说起来,蓝珂和沈婕同龄,可两人虽然都是十九岁,蓝珂名头无疑大太多了,她这两年交际圈又偏向于国家队,仅剩下的时间也是花在了省队,倒是根本没有和沈婕碰面的机会,最多就是听到她一点消息罢了。

    不过蓝珂依然还记得,她当初看到沈婕跑弯道的时候,就被她的弯道技巧惊艳过。那个时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