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春深(庶能生巧)_第2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4节 (第3/3页)

翰林巷孟家和我们见见面。”她顿了顿,有些哽咽:“孟山定三兄弟的娘亲阮氏,是我夫君的姑母。孟山定和我夫君是姑表兄弟,原先同在表哥身边当差,因为我,自然也都成了我表哥的亲戚,和表哥也就更亲近了。”

    赵栩屏息等着,托着腮的手掌变成了拳头。

    “陈留阮氏?可是出过建安七子阮步兵的陈留阮氏一族?”定王站起身来,走近了阮婆婆,默默看了她片刻:“成宗驾崩时,侍卫亲军步军司副都指挥使阮思宗谋逆逼宫,他是——?”

    阮婆婆无神的眼中落下滚滚热泪:“不错,他便是我郭珑梧的夫君!他要为我表哥和玉郎讨回公道,才和孟山定相约里应外合起事!只因孟二郎,才害得——”她提起几十年前的旧事,不免激动起来,连连喘气。

    定王的背越发驼了。这件事他记得。孟二郎护驾有功,为救年幼的官家赵璟捐躯。孟三郎又为救孟二郎而死。最后孟山定临阵倒戈,诱阮思宗入福宁殿,生擒之,就是这样,宫中也血流成河,死伤近千人。孟山定虽然戴罪立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保住了孟家,却成了一个废人。阮思宗谋逆,斩首示众。父子年龄在十六岁以上的绞杀。十五岁以下的儿子,母女妻妾,儿子的妻妾,同祖父的兄弟姊妹,部曲资财田宅一并没官。当年他是监斩官,阮思宗毫无悔意,不肯跪下,是被打碎了膝盖压于地上斩首的。

    “冤冤相报何时了。”定王叹了口气。孰是孰非,在成王败寇前面,已经毫无意义。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后半段,牵涉大量人物关系,再次梳理一下。还有不明白不嫌麻烦的可以看看第一百章的伏线。

    武宗皇帝是被过继的,原配郭皇后,继后曹皇后。长子兆王很早就疯了,次子就是郭皇后生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是元禧太子。

    元禧太子侍妾阮氏玉真,生子赵珏,小名玉郎、阿玉。后赵珏父死母被抢,自己被曹皇后接入宫中,再被送出宫悲惨世界,最后被阮婆婆所救,随阮婆婆姓。

    盲了的阮婆婆,是郭皇后的亲侄女郭珑梧,元禧太子的舅家表妹,嫁给了阮思宗为妻。

    孟老太爷的母亲,也是阮家女,是阮思宗的姑母。孟老太爷三兄弟,和阮思宗是表兄弟。阮眉娘是孟老太爷三兄弟的表妹,郭珑梧是孟老太爷三兄弟的表弟媳(表嫂)。

    后半段的叙述时间线是跳跃三段的。以郭珑梧为叙述主体,幼年潜邸、进宫、认识定王、出宫;少年嫁人,和孟家做了亲戚,形成以元禧太子为中心的亲友团朋友圈。再到成年后宫变,家破人亡,组成以阮玉郎和元禧太子旧党为核心的复仇者联盟。

    第182章

    烛火摇曳, 阮婆婆转向赵元永, 叹息道:“是啊, 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么多年过去了, 我劝玉郎放下算了, 他不肯。若他再死了, 大郎这辈子又毁了。”她握住赵元永的手:“大郎, 若你能活着, 听婆婆的话, 不要管这些了啊,乖孩子,听话。这世间, 哪有什么公道, 只有甘心不甘心。”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定王叹息道:“成王败寇,愿赌服输。你能想开也是好的。赵璟被赵瑜毒死了,赵瑜也自尽了。算上我大哥大嫂,曹后成宗, 玉真她们,三代人了, 如有一个人肯放下屠刀, 也不至于搭进这许多条命。”

    赵元永抱紧了阮婆婆, 含泪倔强地看着定王,又看看赵栩,咬着牙, 无声地说了三个字:“凭什么?”又拭了把泪低下了头。

    赵栩叹了口气:“婆婆,你夫君谋逆,阮家自然家破人亡。阮玉真后来应该不只是为了元禧太子和阮玉郎报仇吧?还为了阮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