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节 (第2/3页)
派同门去查,只好借一把断水山庄的力,左右谢家现在只剩下孤儿寡女,四处走动打探些消息无可厚非。 薛蝉衣也不多问,只接了东西,道:“我会亲自带人去查。” 玄素心里微松,叶浮生曾对他言断水山庄薛姑娘粗中有细,凡事自有尺度衡量,事急时不失为好助力,看来的确不假。 事情说罢,玄素没多留,转身就回了自己房间。 叶浮生还没醒,从紧皱的眉和不自觉抓握被褥的手来看,他睡得并不安稳。玄素去探了把额头,不烫手,反而有些让人心惊的凉,冷汗涔涔。 他心里担忧,又无计可施,只好坐在桌子旁手撑下颚休息,但紧绷的弦却没放松,一面留意着叶浮生的情况,一面又在心里把近日来发生的事情都串联一遍。 手指摩挲着铜萧,他想起了渡厄洞里所见那一幕,胸中又升起杀意来。 这杀意来势汹汹,玄素的手指都有些控制不住地踌躇,目光狠厉如毒狼,却又在下一刻按捺下来,熟练地默背静心咒。 他的确是对如何控制自己的杀念熟能生巧了。 修道人该静心养气,可玄素是个例外。他曾是个又傻又疯的痴儿,八岁那年刚被端涯道长带回忘尘峰时还有半面满身的伤,就像个被虐打过的小野狗,见人就凶,什么都不晓得。 按理说一个小孩子就算发疯也出不了格,可是上山没两天,小小的玄素就打伤了好几个人,虽说都是功夫粗浅的底层弟子和杂役,但最小的也是半大少年,怎么想都不该被一个小娃打得头破血流。 原因无他,玄素那时虽然才八岁,身上却有着早早打下的武功根基,估计是自小习武,招式都刻在了骨rou里,哪怕他什么都记不得,身体却有最深刻的印象。 尤其那套武功,没什么心法口诀,是最纯粹的rou体本能,像野兽的搏杀,一动怒便生杀意,招招狠辣,变幻莫测。 当时太上宫不知道多少人因此反对他入门,到底还是端涯难得强势地力排众议,带着他出去云游求医,一去两年,最后不知在哪儿治好了脑子,会知事,能听话,这才又带回山里。 玄素的记忆,也是从十岁那年才开始。 痴儿治好了脑子,竟是个聪慧又单纯的孩子,他似乎还保留着野兽般的本能,靠直觉去判断人与事,学不会太多的弯弯绕绕,直来直去得让人不忍苛责。在练武一道上,玄素也天赋颇高,得端涯心血教导,自己也肯下苦功,从来不叫师长为难。 只是那套功法不能废弃,端涯本有意让他从头学武,可是那些招式都在他不知事时被人以可怕手段锤炼进骨子里,根本就忘不掉抛不下。眼看着“凶器”不能被毁,端涯就索性让他学会“藏锋”,以经文道义去扶正他的心思,定下各种条条框框限制他的行为,虽然将人教得有些呆板,到底没让其误入歧途。 可惜端涯才教会他如何立身,还没教会他怎么立世,便已经撒手人寰。 端涯于玄素而言如师如父,倘没有端涯道长纪清晏,世上就没有玄素道长纪云舒,他要么还是个虚度光阴的疯傻痴儿,要么不晓得死在哪里烂成一堆狗都不啃的骨头。 正因如此,玄素从来都把太上宫当成自己必须挑起的责任,理所应当,也从不推却。只是他武功好,城府不够,在这个乱世里难以挑起重担,才磕绊至今未掌大权。 此番武林大会暗流疾涌,却也的确如端清所言,是对他的考验和机会。 玄素满脑子胡思乱想,冷不防听见外头远远传来吵杂声,他惊了一下,推门而出,只见左厢房里的其他人也都被惊动,纷纷走到了院子里,一边议论纷纷,一边望着东边突然显出的火光。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藏经楼走水了!” 藏经楼,位于大殿东后侧,内里收有无数经义典籍,更藏有太上宫传承的武学秘籍。 此言一出,众人脸色大变,玄素堪堪回神,见弟子们还没反应过来,气沉丹田暴喝一声:“别愣着,速往藏经楼帮忙救火!” 挤在院子里的三十余名弟子这才如梦初醒,纷纷挤向院门,机灵点的还拿上了水桶和被褥。玄素皱着眉头看他们鱼贯而出,又听得呼喝声、奔跑声嘈杂不已,怕是全寺人都被惊醒,一窝蜂赶向事发之地。 他抬起的脚步顿了顿,瞥见薛蝉衣和谢离也出了门,走过去低声道:“烦请薛姑娘过去帮忙照看着些,我去去就来。” 薛蝉衣心思机巧:“你怕有人声东击西?” 玄素道:“小心一些总是好的。麻烦姑娘了。” 说罢,他脚下一点地面,翻身上了屋顶,几个起落就消失在夜色中。 第117章 血色 玄素一路疾行,骤然强摧的内力已撑得经脉隐隐作痛,可他心系着首尾两端,丝毫不敢停顿放松,好不容易到了塔林入口,只扶着树干喘了口气,就变换步法进入其中。 塔林中共九十七座石塔,俱都七层高,其中的七座浮屠塔连成北斗七星位,其他石塔则以文殊九宫位分布下来,形成一个匠心独运的阵势,可谓错综复杂。除此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