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节 (第2/3页)
这一刀如清风送飞絮,飘然无着力,却恰到好处地避开对手回防,转瞬已切近皮rou。 天下武功唯坚不摧、唯快不破,叶浮生能在“快”上登峰,便是极致之道了。 端清眼里极快地闪过一丝欣慰,他脚下一错,身子向左侧偏移,惊鸿刀几乎擦着他的肩头掠过,叶浮生手下一动,带刀回转,转眼又是七个会合。 他连出七刀,劈砍穿刺皆有,奇怪的是端清明明就在刀锋间游走,速度也快不过惊鸿,刀刃却像被无形气劲黏住,每每都要偏移开去。 叶浮生眼疾手快,他看出端清现在并没真正动手,而是在借力打力,用他的刀势反带动了人身,将战局牢牢把握在方寸之间。 他被端清伸手一带,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踏了三步,眼看端清回手一掌拍向胸膛,叶浮生空出的左手也捉隙而上。指掌相抵,叶浮生只觉自己的指力都被这一掌化去,但也抓住了脱身空隙,借力连退五步,右脚在地上一错,腰身陡然一转,就是“游龙”一式横扫而出。 “游龙”一式刀势刚烈,颇有横扫千军之势,端清也不跟他硬抗,身形向后飞退,腰间玉箫入手,翻身一踏,便觑破虚影,稳稳落在了惊鸿刀上。 手下一沉,叶浮生震力迫开端清,只见白发道长身体在半空中一转,上身向下,手里玉箫也竖直而下,直向他天灵刺来! 玉箫无锋,却已锐气割疼,若端清手里的是一把剑,叶浮生心知这必定是要命的一式了。 他不敢大意硬扛,身如游鱼般滑了出去,不等端清立身,手中便是八刀接连而出,快得仿佛把八招合为一式,只见寒光不见刃。 仿佛狂风骤雨顷刻而下,无一处分明,无一处不在。 端清的武功路数就目前看来,走的是中正之风,无论拳掌剑招皆清然有意,而叶浮生仗着《惊鸿诀》走的是迅疾奇诡之路,可谓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典型,一时间竟有占据上风之势。 可眼见刀锋如奔雷闪电,端清依然不慌不忙。 习武之人最忌心浮气躁,然而这些轻慢浮躁都要靠时间去洗涤,叶浮生是刚刚进入这个年纪,端清却早就过了这段岁月。 他少时便修炼《无极功》,曾经十几年江湖把一身嶙峋傲骨磋磨得血rou全无,只剩风骨如旧,不见热血狂情,却多止水于心。后来别江湖入深山,春花秋月与夏雷冬雪都在眼里渐渐褪色,到如今天地万物于他都如蜉蝣沧海,更别提成败输赢。 胜败不计于心,方能心无旁碍,所向无敌。 叶浮生的确做到了“矫若游龙、翩若惊鸿”,但这还不够。 八刀几乎是瞬时而出,最后一刀更是“惊雷”后发先至,然而端清手里的玉箫,只出了一式。 这应该是一式剑法,又好像不是。 简简单单的一式,在刀刃已经切开一线浅红的时候才出手,却仿佛流水绕过奇峰山峦,它从八刀缝隙中穿出,不沾分毫。 以叶浮生的眼力看来,这一式并不是很快,他可以看清从玉箫抬起到欺近的轨迹变化,也能看到端清的眼里刹那流过的一道冷光。 就仿佛一只手轻轻向自己的咽喉碰来,可叶浮生却躲不开。 不是玉箫贯透了人性,而是这一招本身就能让一个人孤立成利剑。 他的惊鸿刀余力未尽,玉箫已点在了咽喉上。 轻轻的,没有丝毫力道。 可叶浮生背后一寒,额头已经浸出冷汗。 端清这一式没有用内力,他连丝毫疼痛都没感觉到,却在这刹那察觉入骨杀气,并非针对自己,而是这一式本来就有的杀机。 化繁为简,返璞归真,却避无可避。 一时间竹林里无声无息,直到端清收回玉箫,叶浮生才如梦初醒,还刀入鞘。 端清颈侧多了一道细细的红痕,叶浮生拿捏住了分寸,只破了表皮,连血珠都只浸出些许,他也不在意,抬袖拭去,道:“你很好。” 叶浮生看着他,语气微沉:“师娘刚才的一招,更好。” “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