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悠娴_第7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节 (第3/4页)

都不是事,他一个人祭祖的时候还少?至于选秀,能选就是给她们面子了,还要专立个皇后来选,真当她们脸大啊。这些不过都是添头罢了,最风轻云淡的那句才是最重要的。

    康熙有些难受,他宁愿孝庄跟掰扯开来摆明面上说,也不愿意面对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手法。倒不是说他不会玩这招,只是面对自己从小亲近的祖母,他并不想用这样疏离的手段。但他又不能怪孝庄跟他这样,越长大,他越是能明白当年那件事带给祖母的伤痛,所以很能理解祖母的心情。理解却并不代表不郁闷,他很想告诉祖母自己跟皇阿玛不一样,不会是那等为了一个女子弃天下与子嗣不顾的人,荍儿也并不是那种会祸乱朝政与后宫的女子。但这话不能说,毕竟那两个人一个是他的皇阿玛、一个是他的皇额娘,说了,就是大不孝。

    于是,他只能说:“孙儿理解皇瑪嬷的担心。孙儿这么大了,还让皇瑪嬷替我cao心,是孙儿不孝。孙儿也明白国不可一日无后,只是,胤礽到底年幼,太子之位还不稳妥。若是此时立佟佳氏为后,难保不生出许多事端,胤礽就更难做了。”顿了一下,才有些伤感的接着道,“仁孝挣命生下保成,朕亲手将他带大,不想因为一些外事让他没有安全感。”这一句绝对是康熙的真情实意,虽然他现在儿子都有十个了,但保成在他心里绝对是排第一位的,就算是他跟云荍的三个孩子也越不过去。亲手养大的感情,不是那么容易被替代的。

    孝庄轻轻拍拍他的手,安慰他道:“哀家能理解,哀家养大你皇阿玛、又亲手养大了你,当然懂这种感觉。”话音一转,“理解归理解,但你要明白,你的身份不同。你并不是寻常百姓,你是一个皇帝,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对这个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胤礽,不过是其中稍大的一个部分罢了。你担心立皇后会对他不利,但不立皇后就对他有利了吗?你总会有宠爱的妃子,妃子又会有孩子,那你说,胤礽会不会因此而没有安全感?而且可能会因为你不断的宠爱而持续,倒还不如立了皇后,让他早日适应,只要你这个皇阿玛当得好,那些又怕什么。”

    说完又叹道,“胤礽有一阵子没有来给哀家请安了,听说你给他布置的功课都做不过来?哀家知道你对胤礽抱有很大的期望,但路要一步一步走,胤礽还小,还是以身体为重。”

    这一赞同二摆事实三劝诫的技巧用的炉火纯青,难得的是全程没有刻意针对任何一个人,讲的也都是大实话,堵得康熙一句话都说不出。说什么,什么都没法说。甚至康熙都不能提云荍一个字,不然就是心里有鬼了。

    康熙涩然道:“皇瑪嬷教训的是,是孙儿太想当然了。立后的事,还容孙儿再想一想。”

    “哀家也不是逼你立时做出决定,只是给你提个醒,咱们自家的事总不能让那帮子官员上折子催吧。”哀家轻轻一句话,就将康熙的心拉了回来。

    别说,立后的折子还真有,虽不是规模浩大吧,但也一直没断过,隔不了两天就有人上个折子。至于是谁的意思,就见仁见智了。

    随着手中权利的日益集中,康熙对这种事情被人插手的感觉是很不爽的。虽说皇家无家事,但你们他娘的连老子立谁当大老婆、多宠爱谁一点都要管,是不是真的想上天啊。还有选秀,留谁不留谁都要看下面人的脸色,这种日子真的是忍不了。

    但是没办法,忍不了也要忍,谁让你还要靠这帮子官员治理天下呢。人生,就是要学会妥协,就算皇帝,也是一样。

    康熙颓然的叹口气,一时没忍住,道:“孙儿有时候,真想将那帮子粶蠢……”

    孝庄也随他叹气,道:“自古以来,便是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皇上已经做得很好了。”

    康熙无言,他还想要做得更好。

    回到乾清宫,康熙将人都撵出去,一个人呆呆的坐在书房。

    对荍儿,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上心的,好像就是一点一点潜移默化的增加的,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然在心里给她空出了一个地方。这个时候的他仍然是理智的,虽宠却不会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