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丞天下_第7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节 (第3/3页)

仔细地封好挂了回去。

    王悦仰头看了眼,满山遍野的小竹筒,从竹青色到枯黄色,四十年百姓心愿,随着山风在枝头轻轻摇晃。

    这就是家国。

    太平天下的愿景,尽在这林中,四十年旧事,说与山鬼听。

    王悦抬手轻轻拨了下头顶的一枚竹筒,“这么些年过去了,战乱瘟疫荒年,当年在这树下祈求平安的人,怕是早没了。”王悦忽然看向谢景,“你写的是哪一枚?我找了一圈没找见。”

    谢景望了眼倚着树的王悦,许久才道:“你觉得我写了什么?”

    “家国天下?”

    “那怕是要教你失望。”

    “失望什么?你要写得是儿女情长,那儿女情长我也喜欢。”王悦追问道,“还真是啊?!写我的?”

    谢景摸了下王悦的头发,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便有些心疼。他点点头,“写你的。”

    王悦眯了下眼,眼角有细长的笑意,“那我再找找。”

    “在西北的方向。”

    “离这儿近吗?”

    “不远。”

    王悦一下子笑了,“那行。”

    聪明看着树下那一双人,又望了眼满山枝头深深浅浅的青黄色,清风吹过,竹筒轻轻摇了摇,叮叮当当地响起来,聪明望着他们,本该觉得宽慰,刚要笑却又忽然想起件事,不觉皱了下眉头。他望着谢景,眼中有沉沉忧虑一闪而过。

    聪明想,谢家大公子这人的心思啊,若是他真不打算改,怕是迟早要出事。

    王悦终究还是找到了谢景那些平安符,一共十九枚,从永兴元年一直到永昌元年,他看着那符上平安二字一下子笑了。

    永兴元年,那是他出生的年份。

    据他母亲讲,那年洛阳冬至,雪满长安道。中原战事正吃紧,洛阳街头巷尾的大小孩童都在唱《采薇》,唱的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唱的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而他出生在太平的建康城,王导将他以悦为名以长豫为字,意境很俗,长豫两个字地意思说得最直白点便是希望他永远快乐。后来他只懂得享乐,曹淑便骂王导是他名字没起好。

    王悦想着这些旧事,坐在树下翻着谢景挂的东西,他将竹筒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了看,里头其实也没什么,一年一岁,岁岁平安。

    不过是个祝愿。

    王悦想,这人原来真的在无人处陪着自己过了二十年。

    吃过饭,王悦又躺在院子里槐树下吹风发呆。

    小和尚聪明看了眼王悦那副魂不守舍的样子,觉得这样不成,思索片刻,他回屋子里拿了个签筒,想了片刻,翻手把里头的签全倒了出来,摘出所有的下下签,又想了想,又把剩下的中签全摘了出来,最后才把剩下的签装了回去。谢景在一旁静静看着他,挑了下眉没说话,随即他就看见聪明喊了声“世子”抱着签筒朝王悦蹬蹬蹬跑过去,他那模样真的像极了讨赏。

    “求签?”王悦想了片刻,点点头,“行啊!”

    他从聪明手中接过签筒,转头问谢景,“要不你替我拆签?”

    谢景点点头,“可以。”

    聪明在一旁朝谢景使眼色,一双眼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全是上签,怎么抽都成,他对着王悦调侃道:“世子,你这年纪仍尚未娶妻,家中老丞相与夫人着急了吧!不如求一段姻缘?我庙里的姻缘签很灵的,龟兹高僧开过光的,山下村里的那老汉今年八十了,前两天上山求了姻缘,回去就娶了好几房新妇!”

    王悦正在研究那签筒,总觉得这签似乎少了些,心想莫不是这寺庙穷得连签都少削了几根,忽然听见聪明问他求不求姻缘,他忙对谢景解释道:“他开玩笑的!”

    谢景看着王悦那副紧张样子,道:“算一算姻缘也可以。”

    王悦闻声一抖,差点把签筒给扔出去,“不不不,不必了!”他坚决推辞,就差没在自己脸上刻“忠贞不二”四字了。王悦平生什么都不怕,就怕谢景不高兴。

    谢景望着王悦,每到这时候,他就仿佛瞧见王悦有条毛茸茸的尾巴在身后一摇一晃的。王悦其实很会撒娇。

    王悦告饶,“我给自己测一卦吧?我近日运气不大好,去去晦气。”

    谢景没再折腾他,点头许了。

    王悦这才低头转签筒。

    哗一下,接着又哗一下,他漫不经心地晃着,一双眼却认真地打量着谢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