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2节 (第3/3页)
的婚书。 婚书上的两个名字是: 王长豫,郗子房。 郗璿坐在那儿望着明显有些反应不过来却依旧镇定的王悦,抿了口茶极轻地笑了下,眼神颇为玩味。 王长豫,你当京口郗家的粮食这么好借的? 王导压根就没提借粮的事,他下的东西是婚书,这十万担粮食,那是她郗家大小姐的嫁妆。 琅玡王家世子的婚姻,值得上这个数目。 战乱逢灾年,十万担粮食是个什么概念?郗璿望着王悦,果然没听见王悦开口说一个字,她谅王悦也不敢,她微微一笑,道:“我听我父亲说了,军需加吃用,十万担粮食怕也不够,不过郗家家业实在不大,家底全拿出来,也只有这么些了。” 王悦捏着那份婚书看向郗璿,“你同意了?” “什么?”郗璿没听懂,笑着问了一句。 “你不是从来都瞧不起我?”王悦看着她,“你愿意嫁我?” “为何不愿意?”郗璿闻声笑起来,“琅玡王家的主母,多少女人争破头想要坐这位置?再说了,我没有瞧不起你,那时你跟我年纪都还小,小孩子懂什么?” 王悦望着她,手不自觉地捏紧了那婚书,他想说句什么,没说得出来。 郗璿看着他,忽然笑起来,“你别是记仇吧?我当年骂你,你便当做我不懂事,你堂堂琅玡王家世子何必跟我一个妇道人家计较,那实在不成,我现在给你赔不是?” 王悦伸手一把扶住了要给他行礼赔罪的郗璿,“我不是这个意思。” 郗璿低下头看着王悦,打量了一会儿道:“你不高兴?” 王悦看了她一眼。 郗璿今日这身穿得真的有些一言难尽,纯黑色的长衫笼着灰黑色的纱,袖口与衣摆刺着银色水纹,她撑着桌案低头看向王悦,头发披散下来,她笑了笑,“久别重逢,忽然便成了夫妻,我也有些不适应,习惯了便好了。” 王悦看了眼那婚书上的日期,上头写着成婚是在三月之后。 这个日期算是很紧了,寻常世家大族,从定下亲到正式成婚少说也得要个一年半载,三个月,很赶了。王悦看向郗璿,良久才道:“你真的愿意嫁我?” 郗璿打量了王悦许久,笑道:“王长豫你是世家出身的人,士族通婚之事,你比我懂多了。” 政治通婚,哪有什么愿不愿意,只有合不合适罢了。 王悦从郗家走出来的时候,忽然便明白过来许多事。 平白借走十万担粮食,郗家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郗家如何会愿意?你说忠君爱国,可饭都吃不上,谈何忠君爱国,战乱时代,粮食便是命。王导从一开始心里头便跟明镜似的,所以他不和郗家提交情,他下了婚书。 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族,郗王两家联姻,从此郗家一脚踏入了建康的政坛,这才是郗鉴真正的夙愿。 他至此终于明白过来王导派自己来收粮的真实原因。 王悦,王家世子,中书侍郎,郗鉴准女婿。 京口广陵一带的官员很难不买这一串名号的面子。 王悦想通后,没回去,出了门在桥上坐了许久,终于,他扭头看向一言不发的王有容,“你早就知道这事?” 王有容沉默了会儿,没说话。 王悦心中了然,他收回了视线,过了许久他才开口道:“按道理说,自从上回我和司马绍那流言出来后,他便应该早知道了我和谢景的事,我以为他不过问,是……”王悦顿了许久,开口道:“我早该想到的。” 王有容看着王悦,低声道:“世子,京口这边剩下的事,交由我处理便是。” 王悦缓缓道:“此次借粮,一共两处地方,一处是京口,京口当年是荒土,后来流民拥入,种起了粮食,所以有富余之粮。另一处是姑苏,那原本便是富庶之地。”王悦看向王有容,“如果说京口是郗鉴的地盘,那姑苏我要去求谁?不如你直接和我说了如何?” 王有容看了王悦许久,终于低声道:“陈郡谢氏。” 这四个字一出,王悦愣住了。至此真相大白,他终于明白过来。 王导没插手他与谢景的事,原来是这样。 王悦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过了良久才道:“我不记得谢家在姑苏一带有何势力,好像就两代之前有个谢家旁支子弟在姑苏当过官,别的没了。” “姑苏许多官员都曾是当年谢家的幕僚,提拔他们的人,”王有容看了眼王悦,“是谢陈郡。” 王悦一下子没了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