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节 (第2/3页)
快啊,看看,我都能享到阿米的福了,住着阿米给建的屋子,睡着阿米给起的火炕,盖着阿米给做的被褥,要是让爹妈知道了,可不得妒忌死?这小棉袄当的忒贴心了。阿米,明儿一早,带我去看爹妈去,回来了不磕头那可不成,顺带的,我也好和爹妈说说今儿这安排,让爹妈也放心。。。” 话音到了这里断了,阿米往炕上一打眼,就看到闭着眼睛,似乎睡着的顾小麦那眼角的一行泪水。 在坚强的人也有脆弱的一面,阿米知道,这会儿的顾小麦不需要她的安慰,也不需要她应声。他需要的是一个人就这么待着,在外头流浪了数年后,能在自己家,自己的屋子里,在离着爹妈最近的地方,好好的缓一缓,沉淀所有。等到明天,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顾小麦还会是那个好哥哥,没有脆弱,没有眼泪,会承担起作为一个一家之主的男丁该有的一切责任。 悄悄地,阿米走出了顾小麦的房间,顺手还帮他关上了门,立在门口耳朵不住的探听,果然,那屋子里传出了低低的呜咽声,带着几许压抑,带着几分隐忍,不用看,光听声音阿米就知道,这会儿顾小麦估计是正被褥捂头躲着哭呢。 走的时候父母皆在,归来之时父母皆亡,家也再不复往日模样,或许这会儿的顾小麦伤心的不仅仅是物是人非,更多的是一种告别,对过去,对一切苦难的告别。 门外风呼啸而过,雪零零落落,用寒冷书写着孤寂和苍凉,而屋内,温暖如春,这两个极端就像是阿米和小麦的人生,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 第174章 小麦回4 十一月的葫芦村是白色的, 即使在山林处, 也覆上了雪色, 即使是还带着些许绿色的植物,在极寒天气里,也一样被裹上了一层不一样的冬衣, 所谓雾凇,所谓冰雨,所谓北方奇景就是这么来的。 而山里比起平原地区更见寒冷, 好歹城里那一个个冒着热气的大烟囱还能起点作用, 冲击一下寒流, 这山里啥工业的东西都没有, 再加上离着老天爷更近几分,温度可不就更低了嘛。 在这个天里,山里人家一般真心不敢出门,若是没啥大事儿, 别说是出门了,就是院子里晃悠一圈, 都能冻死个人。某些传说中外出上个厕所都要带个铁棍的故事,虽然在这葫芦村不至于这么夸张, 可也相差没有太远,比如说,这走路喘气的时候呼出的热气直接成了白雾,这个就挺严重的,在阿米刚来的时候, 还曾脑洞打开的用仙侠世界吐纳天地元气的大场面来形容过。 在这个天气的每一次出门,更是要从头到脚的装备才成,不然等着冻坏了再补救,能不被截肢都是老天保佑了。可见这天寒地冻有多折腾人。此外,就是装备齐整了,也不是没有别的麻烦,比如说啊,戴上了这个时代很有特色的雷锋帽这种东西之后,你出门肯定要把脖子,嘴巴这些都围上吧?哦,对了还有鼻子这里,怎么也要遮一遮,哪怕是只能保证不直接吹到风呢,也是不错的,可你护住了嘴,护住了鼻子,却让眼睫毛倒了霉,被遮住了的鼻子,嘴巴呼出的热气倒是不往外冒烟喷火了,可却顺着那遮住的围巾啥的开始往上走了,一路直接奔袭过来可不就遇上了眼睫毛了嘛,一冷一热的夹击之下,嘿,不用几分钟,保证你这眼睫毛立马凝结出一层冰来,雪白雪白的,和雾凇都不差了。 最后导致山里人这个时候不愿意上山的还有个原因,就是雪大了之后山里的安全实在是没有保障。雪这东西虚的慌,看着厚厚的一层,可实际上呢?踩实了才多少?若是那不熟悉路的,遇上了沟沟坎坎的地方呢?一脚下去可真就麻烦了。所以啊,除了那吃不上饭的,没法子的,一般人是能不去就不去。就怕有个万一,比如某某某家的谁谁谁,不就是那么没的吗! 不过这一切的理由,一切的不方便都无法阻止阿米和顾小麦这兄妹两个一大早的出门,一路缓缓的向着大山行进。顾小麦走了几年了,第一次回家,第一次去祭拜父母,容不得有半点忽视,半点敷衍,这不仅仅是礼仪规矩,也是血脉亲情。 天色微亮,阿米就起来了,刚烧好的热水,新蒸的馒头,每一样都彰显出阿米对顾小麦的照顾有多用心,看的昨儿刚发xiele一场的顾小麦又是一阵的暖心,眼眶涩涩的。 这样的感动还不止这些,这边刚吃好了,那边阿米又拿来了一件大衣裳,外头的布料看着不起眼,可打开往身上套的时候就知道好坏了,内里厚厚的皮毛做内衬,一直延伸到大腿处,连着胳膊也能摸到皮子,柔柔软软的,不用说,放在这胳膊位置的必定是猎物腹部的软皮子,而且还比如是挑那种毛密却不长的那种,不然这手伸进伸出的不方便。 还有那骆驼毛的裤子,明显是新作的,另外还有两对硬皮子,那是山里猎户人家长用的东西,一对专门绑在膝盖处,和护膝一个道理,在山里爬山卧雪的时候能帮助膝盖处抵挡寒气。还有一对是这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