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节 (第3/3页)
在阿容叽叽喳喳的话语中,谢昀这才知晓董决明竟然收了阿容为徒。 还受到了阿容的高度赞扬。 原因无他,董决明教得十分用心,恨不得将熬药的法子也教给阿容,自己好脱身去。但皇上显然不会放他走,唯有将珍妃的旧疾彻底治愈,董决明才有离开的可能。 董决明怨念颇深,觉得比起宫里的糯米鸡,还是自由更为可贵。 阿容不晓得谢昀与董决明是旧知这一事能不能让别人知晓,因此由她带谢昀前去寻董决明最为合适。彼时董决明正在抓药,将一味味药材分装在陶碗内,见了阿容身后的谢昀,立时眼中一亮,随后却瘪着嘴,无比怨念地继续手上的动作。 他生了火,随意却精准地控制火候,每一个细节都被他演绎得像是卖身为奴的烧火工。悲情又凄惨。 可他分明不是在为珍妃熬药,而是借着皇宫丰富齐全的药材,捣腾试验各种奇怪生僻的药方。 谢昀绷不住笑,退让道,“都是我不好,没有事先告知你可能发生的情况。”比如现在,被困在宫里,不得出去。 不过若是说了,他大抵不会来。 董决明白眼一翻,谢昀补充道,“我有一份礼给你,你见了若是不喜欢,随便提要求。”将董决明调离南燕的另一个原因,他并不打算解释,也无法解释。 阿容听得懵懵懂懂,便见谢昀将肩上的包袱取下,从里头拿出一张折叠的牛皮纸来,他缓缓将牛皮纸展开,一旁的董决明满目惊愕,呼吸逐渐加重。 顾不得细想谢昀为何有此物,董决明已经迫不及待地将将牛皮纸捧过来,小心翼翼地如同对待有价无市的珍宝。 这张牛皮显然是古物,表面泛黄,字迹也不甚清晰了,边角破损也较为严重,但仅仅看到最右侧那列“神农氏族谱”几字,便让董决明心中砰砰。 董氏祖上是神农氏的一脉,董氏族谱只能追溯到祖上三十七代,但族谱的扉页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董氏乃神农大人的后代,只是因为祖先将神农氏族谱不慎弄丢,这才没有记于族谱上。 董氏族内之人对此坚信不疑,外面的人却以为这传言是董氏造势慕名之举。甚至有人直言讽道,“你们是神农后人?我们还是炎黄子孙呢!” 其他的医药世家也跟着说自己是神农后人,最后“神农后人”可谓泛滥,董氏之人皆是憋着一口气。 谢昀静静看着。他知晓董决明虽常常一副事事不挂心的模样,却对自己这个姓,这个家族,有着最深厚的感情。 董决明旁若无人地在族谱上寻找,最后指着一个字眼生僻的名字道,“这就是先祖,你看,这就是先祖!我们董氏就是神农后人!” 阿容凑上去瞧,那张牛皮纸正反两面皆是密密麻麻的字眼,她盯了一会儿,最后一脸迷茫道,“董哥哥,这上面的字阿容怎么一个都不认识?” 董决明心情颇好地回她,“这是古体字,现在已经不用了。” “那你怎么认得?” 董决明看的许多祖传典籍都是用这种古体字写的,自然熟悉,董决明却没有这样回答,而是得瑟地一挑眉,“你师傅我厉害啊,怎么样,有没有赚到的感觉,这样学识渊博又亲切和蔼的师傅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他捧着牛皮纸,嘴里不断冒出哈哈笑声。 阿容满眼嫌弃地退到谢昀身边,扯了扯他的袖袍,轻声道,“三哥哥,你这是什么礼啊,他都高兴疯了。” 谢昀笑着将袖袍覆在阿容肩上。董决明这时候终于想起来送礼人,他张开双臂,上来就要抱个结实。想着两人相拥的画面,阿容“哎哟”一声,侧过脸闭眼不忍看。 谢昀却一手揽着阿容,另一只手抵在董决明胸前,“此物恰巧流落到凌云山庄,我不过是物归原主罢了。” “阿昀,”谢昀被叫得太阳xue突突,董决明热泪盈眶道,“这族谱对我意义非凡,你的物归原主便是最大的恩惠了……珍妃这事,我就不与你计较了。” 谢昀面色微黑,一字一顿道,“董决明,正常点。” 阿容这才捕捉到重点。难道说……为母妃治病,是三哥哥的意思? 阿容正待问出口,董决明却向前一步,突然正色道,“‘多谢’二字,是一定要说的。谢公子,我不知该如何回报你,只有尽心将珍妃治好,再细心教导小丫头医术。”董决明抬手欲拍阿容头顶,谢昀却揽着阿容稍稍避开。 董决明看了看阿容梳得齐整的头发,又看了看谢昀面无表情的模样,叹道,“老天欠我一个好哥哥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