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韶华_第15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1节 (第1/3页)

    杨土司如梦初醒地一巴掌拍在桌案上:真不能和中原人打交道!

    在这一点上,刀、杨两大土司达成了高度的心灵上的和谐统一。

    **

    整个云南府城以滇宁王府为中心,彻夜运转起来。

    各级官员连夜被找了来,听说沐元瑜也要出征,有赞同的,有不赞同的,赞同的认为反正不费府城的兵马粮草,借来的不用白不用,出去绕一圈有收获都是净赚;不赞同的是因为滇宁王已经领着一大群将领在外,几乎掏空了云贵两省的兵力,沐元瑜再一走,府城内就无人坐镇了,借来兵是好事,但更希望她能领兵在城内留守。

    一屋人吵成了一片,直到听说还借了另一批兵马,专由朱谨深带领守城,方安静了一点下来。

    朱谨深的目光在室内环视着:“我不曾接触过实际的兵事,守城的诸般事宜,还需诸位齐心协力,教我助我了。”

    官员们连称不敢,声音都低了八度。

    这是敬于他的身份,更是慑于他的能力。

    空手变出三万兵马,有攻有守这样的本事,可不是谁都有的。

    沐元瑜一晚都处于心情的亢奋中,直到这时,她忽然意识到:朱谨深在借来刀表哥的情况下,还同意她出征,是因为一旦她挥兵东蛮牛之后,云南将也会变作一块不那么安全的土地了吧?这里将可能面临东蛮牛的报复。

    这可能性不大,但不是完全没有。

    战场比谈判桌更加瞬息万变,铁血冷酷。

    两处没有净土,在这个前提之前,他才同意了她的方案。

    但没有回头路了。

    人生亦如战场,不进则退,从来就没有想象中的坦途。

    沐元瑜微笑起来,并不觉得害怕——她如今不是孤军奋战,已然足够幸运。

    又五日后,探子回报,褚有生所言不假,这最后一波东风吹来,万事已备。

    大年初二,回门日。

    沐元瑜领两万兵,带上三十日的干粮,定好了“十日去,十日搜寻余孽,十日回”的铁策,同时带上指路的褚有生与愿意指认余孽的柳夫人,战旗猎猎,出征。

    ☆、第171章

    所谓铁策, 就是无论发生任何事都不会为之动摇的策略。

    携带的干粮就这么多, 耽搁不起。

    除必要的短暂休整外,沐元瑜中途只停下来过一次,那是柳夫人哀恳她,告诉了她沐元瑱掩埋的位置,求她将这个异母弟弟带回安葬。

    这么小的孩子办不得什么仪式, 柳夫人也不求能将他葬进沐家祖坟, 只要带回云南,能离着亲人近些就好了,免得他小小的魂魄受异国他乡的野鬼欺负。

    沐元瑜沉默片刻后答应了她。柳夫人做了十多年笼中雀,外出生存能力几近于零, 但难得她居然牢记着沐元瑱的埋骨处, 不要褚有生的提醒,独立准确地指了出来。

    烈焰腾起,这个生来就背负阴谋、没来得及在世上停留多久的孩子最终化作了微薄的一坛骨灰,牢牢抱在柳夫人的怀中。

    褚有生做先生的时候出色,让滇宁王用不上他也舍不得放他走, 做密探的时候一样卓越, 去往东蛮牛的十日征程中, 他给出的情报几乎没有错漏的时候。正月十二, 两万大军天降般钻出清晨淡淡的雾气,出现在了东蛮牛简陋的城池之外。

    云南与中原比,已算化外之地,这东蛮牛与云南一比, 却顿时把云南对比得空前繁华昌隆起来。

    刀大表哥骑在马上,放目远眺,扭头道:“表弟,就这片矮墩墩的土墙要两万兵马?它还没有我的马高!给我一千,我都能踏平这里!”

    沐元瑜看着这片聊胜于无的土墙,心下也是哑然的,所谓的城门甚至只是一片薄薄的木门,无声地诉说着防君子不防小人的风雅。

    但独自领军她是头一回,必须要保持住冷静心态,不能低估敌人,就警惕地道:“大表哥虽然英武,但你我离境在外,孤立无援,还是不要掉以轻心。这是东蛮牛的边境城池,简陋一些是常情,深入进去就不一定了。”

    褚有生在旁笑道:“世子说的是正理,不过此国人尚武,不大通生产之事,也不喜欢建造城池,除都城还像个样子之外,余者皆和此处差不多。”

    刀表哥听了哈哈大笑,扬声大喝道:“儿郎们,跟我上!”

    他一马当先,奔向前只一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