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韶华_第14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0节 (第3/3页)

勉强的?”

    “我没勉强。”

    皇帝想想也是,几回要给儿子赐人都不要,他又怎么干得出勉强别人的事来。

    可——

    “你们无媒无聘,她就愿意了?”

    皇帝现在提起沐元瑜时常一口一个“丫头片子”,透着轻飘不悦,但他心里当然清楚,那是沐氏当世子养大的姑娘,就算她以后做不得世子,之前所受的教养是抹不掉的,这样独一无二的顶级贵女,居然就没有媒聘地,见不得光地——

    朱谨深察觉到一点他的意思,加重了语气道:“有没有媒聘,总是我心里唯一的一个。”

    “你乍什么毛,朕又没说什么。”

    皇帝斥了一句,但语气还好,他只是震惊,朱谨深是儿子,凭怎么也吃不了亏,他对这种事倒没什么可生气的。

    就是留了种下来——有点麻烦。

    皇帝的惊讶终于缓缓消去了,心头仍辨不出是什么滋味,张口先问出了最关心的:“是男是女?”

    “我不知道,告诉我的时候月份还早。”

    “哦——”皇帝回了神,终于找到一点可生气的地方,“所以你又瞒了朕这么久!”

    朱谨深道:“我不知该怎么告诉皇爷,也怕皇爷动怒。”

    皇帝哼道:“少说好听的糊弄朕,你现在就不怕了?——怪不得你没日没夜惦记着要跑云南去!”

    他又想起来:“对了,李百草不是说你还要养几年,现在不能有子嗣吗?”

    朱谨深顿了一下,面不改色道:“儿臣身体弱,但是沐元瑜身子好,李百草说了,女子里一百个挑不出像她那样康健的来,孩子有三分像她,也是不需担心了。”

    “三分?那似乎不难——”皇帝下意识自语道。

    朱谨深满面期盼地主动往前凑了凑:“皇爷,不给云南援兵就罢,但让儿臣过去,协助滇宁王府坐镇理事,以示皇爷并没有将边陲置之不理,云南百姓和出征的将士们知道了,也都当感沐皇恩。这是两全其美之策。”

    皇帝沉吟着,他还是没有怎么听进去朱谨深的话,只是心里猫抓般一直走神,还忍不住回想起朱谨深小时的模样,他小时候虽然弱,可弱得玉雪一般,又乖巧聪明,可不像现在这么能招他生气——

    “皇爷?”皇帝不直接驳回就是有戏,朱谨深再接再厉地道,“大同重镇不能有失,皇爷居于京城守国门,儿臣去赴云南,与暹罗一战,交由儿臣,不用皇爷分心,儿臣亦不问皇爷要援兵,愿立军令状,不破暹罗,势不回转!”

    皇帝:“……”他咳了一声,“你,让朕想想。”

    ☆、第158章

    皇帝没有考虑太久, 大同危在眼前, 他分不出精力来反复谋算衡量,只能把朱谨深的话想了一遍又一遍, 想来想去, 除了仍旧觉得将儿子派到云南去很不放心之外, 单就这个主意本身, 不失为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大同一开战, 云南他是顾不上多少了, 但要由其自生自灭显然是寒了人心,南疆各族混居,民心本就难用, 朝廷用水磨功夫, 百年来从中原先后迁居了几批汉民过去,磨到如今方太平了些,这时候要是撒手不管, 由暹罗那些贼兵祸害了南疆,那多年治理就全白费了, 这一仗过去,又要变作一地散沙。

    难以抉择下, 皇帝召了沈首辅来问。

    接连的战事起, 沈首辅也忙个不休,正熬得头昏脑涨,闻言眼睛一亮,却是振奋道:“二殿下有此雄心, 要为皇上分忧,皇上何不成全了他?”

    皇帝犹豫着:“二郎自小体弱,如今虽养好了,毕竟一天兵事不曾预闻过,战场就更别提了。他在京里历练历练还罢,去那么远,若不谨慎或经验不足,惹出什么乱子来,如何收场。”

    沈首辅笑道:“若是从前,老臣也不敢赞同。但从云南战事起,二殿下一直在兵部与户部之间协理忙碌,并未出过差错,云南那边的现状,他也因此十分了解,这是其一;其二,当日沐家世子在京时,与二殿下形影不离,十分肯尊崇二殿下,二殿下若去,与沐家直接就能搭得上话,沐家不会对他疑惧排斥。”

    “老臣直言,若不派人便罢,若要派人往云南去襄助,二殿下是最好的人选,别人都不如他有这些优势。”

    皇帝纠结着走了下神,什么搭得上话——

    可比这深入多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