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韶华_第1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节 (第2/3页)

 “朕告诉你,你休想。”

    皇帝哼笑着紧盯住他:“你也不要想再缩在家里,从明天起,你给朕滚去兵部,南边一战恐怕难以避免,要调动的兵马粮草等,从现在起就该核算预备起来了,朕养你这么大,该是你干点活的时候了,不要成天想那些有的没的。”

    “去罢!”皇帝最后断喝了一声。

    朱谨深一语不发,行礼退出了。

    他步子有点重,看上去心情很不美妙。

    皇帝大获全胜,却是心怀大畅,扭头向汪怀忠道:“这臭小子,不收拾一回不行,以为朕治不了他了!”

    汪怀忠呵呵陪着笑,心下很费解地琢磨着:什么丫头片子啊?

    怎么觉得他错过了很多的样子。

    作者有话要说:  我现在可以说了,朱二不会去云南,南疆现在是险地,皇帝要是放他去了,才是对他彻底失望啦。

    ☆、第154章

    皇帝对南疆的预估没有落空, 五月份, 来自滇宁王的急报进入朝堂, 引发了一轮凝重的朝议。

    暹罗乱了。

    从明面上看,乱的缘由有点简单甚至荒唐, 暹罗有一邻国, 名曰东蛮牛, 从这个小国的国名差不多就可以看出它的民风了, 东蛮牛国王遣使向暹罗王的女儿求亲,暹罗王一直都不喜欢有那么个化外野人似的邻居,无意跟其结亲,就拒绝了。

    东蛮牛国却是不肯罢休,颜面无光之下,居然发兵来打, 暹罗毫无防备,让攻入了国都, 暹罗王和王后及那个可怜被求亲的女儿都被杀死,只有王世子有几分能耐, 在这种情况下逃得了一命。

    王世子在自己护卫队的护持下, 去寻找国中的大将,打算倚仗大将的兵马去复仇,谁知还没等寻到大将, 先听到了他叔父家的一个堂弟十分勇猛,收整了国都中有限的人马,将东蛮牛的侵略者赶出了国都的消息。

    王世子听到这个喜讯, 很高兴地要往回赶,但紧跟着,他听到了第二个消息,他的堂弟凭借这个功绩,在百姓的拥护下先他一步登上了王位,他要找的大将则隔空宣布了要效忠新王。

    王世子还来不及生气,新王对他的通缉令贴出来了,指责是他等不及要当国王,勾结东蛮牛杀死暹罗王,才导致东蛮牛国这么容易地攻了进来。

    王世子目瞪口呆而势单力薄,站出来就是个死,只能转头又逃,这回逃进了南疆来,边关卫所发现了他,知道他的身份后,不敢擅自处理,将他押送到了滇宁王府。

    暹罗一直是本朝的藩属国,王世子便通过滇宁王,向上朝恳求出兵,助他将堂弟赶下王位,报仇复国。

    暹罗王嫌东蛮牛国不开化,所以不愿意跟它结亲,但在上朝的大臣们来说,这些藩属国统统都是蛮夷,并不分高下,蛮夷跟蛮夷掐架,上朝一般不管,但既然暹罗的王世子逃过了境,亲自来求救,那就不好置之不理了。

    怎么个理法,是个问题。

    说一句发兵容易,但真打起来,每一刻都是人命和金钱,替藩属国砸这么大代价进去,值不值得大臣们意见各有不同。

    朝堂上吵得乱糟糟的。

    大多数朝臣都并不将蛮夷放在眼里,也不了解,提到暹罗知道的人还多一些,至于什么东蛮牛,不少人听都没听过,不知是哪冒出来的。

    这不能全怪朝臣自矜自大,此时消息往来不便,资讯极度不发达,一般人就算想了解,也找不到了解的渠道。

    大朝上没吵出个所以然来,关于此事的热议持续到了小朝。

    小朝参与的人就只有内阁九卿等重臣了。

    沈首辅在大朝上没有开腔,只是听着,此时心内已有了些数,率先道:“皇上,臣以为东蛮牛出兵一事,必有蹊跷。”

    皇帝点头:“显道也是如此说,据他所言,这些小国间本有摩擦,但都是些小打小闹,似这样驱兵直入,杀死国王结下死仇的事,以往从未有过。”

    并且东蛮牛这么快打进来,又那么快被打出去了,都没个占领下来的意思,好像费这么大劲,就为来出口气似的,不合道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