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韶华_第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节 (第2/3页)

。”

    沐元瑜顿住想了一下,懂了他说的是可能引发的群体**件——她不禁服气,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对他来说还真是,明明没予过政事,却是什么都料想得到,讲官教到他这种学生,可是太有成就感了。

    “那也无非拦着我不许走,给我些难堪罢了,不会有性命之忧,真不用劳动殿下前去的。”

    朱谨深在马上皱着眉转头看她:“跟你认真动手大约是不会,但拉扯呢?你禁得起人拉扯?”

    她又不是瓷做的,她——

    她禁不起。

    沐元瑜反应过来,刹时闭嘴了。

    都不用数千人,聚个上百人就够事态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了,到时候上来拉扯她要说法,她带了护卫也不管用,双方一旦推搡起来,情况只会更糟。

    朱谨深就不一样,一般没有品级没有职权,他是皇字头,这一点差别就差远了。

    “不要再废话了,也不用多想。我怀疑的事,不论对错,归我负责。”朱谨深转了回去,以这样一句不容置疑的话做了结论。

    沐元瑜道:“——哦。”

    她望一眼朱谨深英挺的侧脸,知道此时不该分神,努力抑制住思绪,加快了马速。

    但觉得心里快满出来的激荡无处安放,到底忍不住跟他多嘴一句:“殿下放心,我也会保护你的。”

    “把‘也’字去掉,说了叫你不要多想。”

    “——好嘛,那殿下,我会保护你的。”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说的对,我是真的卡,希望快点卡过去x﹏x

    ☆、第109章

    国子监位于城北, 现有在读监生大约两千余人。

    □□开国时建国子监, 纳贤良, 选优才, 那时是国子监的全盛时期,人数最多时曾达到八千多人, 但随着立朝日久,科举昌盛, 监生渐渐被视为杂途,最优秀的监生进入官场后最多升到四品就进入瓶颈,出身不够硬实,六部九卿这些核心重臣再非监生所能担任,国子监也随之衰落下来。

    但再衰落, 作为官方最大规模的教育机构,国子监仍自有其底蕴与端严。

    成贤街两旁古槐夹道, 快到集贤门时, 沐元瑜等一行人下了马, 留了一个护卫在外看马,余下人等步行进入。

    这个时辰监里已经下学,宽阔的甬道上三三两两地走着一些身着蓝衫的国子监生, 监生们不认得他们,便有一个身材高大的出来拦路问道:“尊驾何人?不似我学里监生, 此非闲逛处,若无事,还请离去。”

    沐元瑜向他点点头:“我有一个堂兄在此念书, 姓沐名元茂,我应承替他捎一封家书回去,兄台可知他监舍在何处吗?不知能否烦劳引个路?再有,这位是二殿下——”

    她伸手介绍,监生们表情一怔,忙都躬身行礼,又悄悄向朱谨深偷看。

    朱谨深没说话,抬手示意他们免礼。

    沐元瑜继续道:“他有事要见一见祭酒,也劳诸位指点一下祭酒的所在。”

    “这却不巧了,老大人这两日家中有事,诸事委托与了李司业。”先前说话的监生回道,“殿下若见李司业也可,晚生可以代为引路,若必得寻祭酒老大人,只能去他家中了——”

    “可是沐世子?”

    一声不太确定的问询自监生们身后传来,沐元瑜循声望去,只见是个年约而立的男子,衣着与众监生不同,乃是官员服饰,胸前绣着鸂鶒。沐元瑜心内觉得他有些眼熟,只是一时寻思不起在何处见过。

    她正琢磨着的时候,只见面前的监生们立时战兢起来,自发快速地分立了两边,将中间让出一条道来。

    还有人小声私语:“张监丞来了。”

    听见这个姓氏,沐元瑜脑中豁开一道亮光。她想起来了,这不是为给朱谨治争取选妃而倒霉被贬镝到云南去的那个张桢吗?

    算算时间,三年一任,他也正满了,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