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节 (第3/3页)
朱谨深觉得沐元瑜那张包子脸微皱着有点可怜的样子。 大概他从云南来到京城,确实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罢,他在南疆是独一份,谁也不敢给他脸色看,到了京里,哪还有这份优势。 自己看他顺眼,对他好点,他就依靠上来了。倒是一片赤诚,都不懂得保留。 朱谨深默了片刻:“你不上学时,要来就来罢,不过我可没答应你什么。” 沐元瑜心领神会地一点头:“我懂,我懂,我保证不烦着殿下。” 她可没那么大脸,以为自己真有本事压迫朱谨深吃药,他所以听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自己目前只是懒得吃药,没到排斥的程度,所以她以一种不招人烦半开玩笑的方式劝一劝,他才无可无不可地听了。 凡事当有度,目标已经确定,顺着慢慢走就好。 ☆、第61章 第 61 章 朱谨深喝了药后渐渐有些困倦起来, 沐元瑜见他乌黑的眼睫有点往下掩垂,轻声道:“殿下, 那我告辞啦, 改天我再来看殿下。” 朱谨深点点头,嘱咐了她一句:“书还是好好念, 你和别人说不到一起去,少说就是了,不要因此耽误了正事。” “殿下放心,我知道的。” 沐元瑜披上斗篷出去,回家半途上想起受了李飞章的托付,便又转了道, 往承恩公府去。 说了代为送信的事,她很快见到了承恩公。 与沐元瑜想象的不同, 这位正牌子国丈今年六十有九,须发皆白, 但于分明的老态之中, 又别有一种疏朗清癯的气度, 与李飞章那个典型的纨绔小国舅比, 完全不是一个风格。 由此可以想见当日从无数道采选里脱颖而出的元后是何等端庄风采了。 承恩公对她的到来很热情,在她的再三推辞下仍旧坚持把她邀进去坐了坐,拿她当小孩子待, 不但让人给她上了茶,还上了点心。 沐元瑜心里有点犯嘀咕,不知李飞章在家怎么说的, 她可是揍过参过李飞章的人,承恩公还对她这样,一点看不出芥蒂,可他要真这样明辨是非,又怎么会把小儿子宠成那副德性? 稍微管管,李飞章也不至于那么不着四六罢。 她规矩地在圈椅里坐着,礼貌地尝了块点心,承恩公站在当地,当着她面拆了儿子捎来的信。 “……” 他的眼睛忽然瞪大,捏着信笺的手指颤抖着,好似受了什么绝大刺激,整个人都摇摇欲坠起来。 沐元瑜吓一跳,忙丢下咬到一半的点心跳起来过去扶住他:“国公爷?” 门口守着的小厮见势不好,忙也冲进来帮忙,两人一起把承恩公扶着坐进了主位的太师椅里。 “好了,你出去。” 承恩公深深地呼出口气,有气无力地摆了手,先把小厮撵出去。 而后把信笺交给沐元瑜,“你看看,这小子真是、真是要气死我——” 沐元瑜以为李飞章是在庆寿寺里呆得不耐烦,跟他爹提出了什么非分要求,她没有接信,不管提什么,也不关她的事。但承恩公已经把信放到了她眼皮底下,她还是下意识低头一看—— 她的瞳孔急速收缩了一下。 “真有此事是不是?” 承恩公的手忽然不抖了,气息也不急促了,他盯着沐元瑜的表情,向她问出了一句。 这老头儿不是好人,头回见面,居然就诓她。 沐元瑜镇定下来:“国公爷说什么?晚辈听不懂。” 李飞章的信上很简单,只两行字一句话:二殿下有意就藩,择定湖广,爹你大误大误! 望见这句话的一瞬间,沐元瑜忽然明白了许多事。 想下注的不只有她,承恩公府早有此意,李飞章此前一切看似颠三倒四没有道理的行为,此时都有了答案。 要说承恩公府这决心,下得可比她狠多了,李飞章根本是不计代价地要跟随朱谨深,甚至连她的主意都打上了。 真是不能小瞧任何一个人。 不过承恩公府有一个最大的失策,大概是因为始终未能靠近朱谨深的缘故——居然不知道他无意帝位这么要命的事。 这样看来,承恩公先前的表现倒也并非全然作态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