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节 (第3/3页)
马,竟是跟卫启濯寒暄了一阵。 季氏等人面面相觑,卫启濯跟眼前这人并不认识,但对方好像有意与他攀交? 朱济言谈之间,亮明了身份,并表示众人不必多礼。他自道他前几日才抵京,尚未及登门造访,改日定当前往拜会。末了,朱济又客客气气地向季氏等人叙礼,将回头转身时,目光在垂着头的萧槿与郁舒身上掠了一下,跟着作辞离开。 卫启濯见朱济走远,回头预备与萧槿说继续前行,却见她目带揶揄地盯着他看。 萧槿也大致明白了卫启濯方才让她躲着的用意,但朱济显然对他更有兴趣。 卫启濯一瞧见她的眼神就知道她在想什么,走上前就轻拍她脑袋一下:“他明显是冲着我的身份来的,你不要想歪。”说着话,又是一顿。 季氏见卫启濯神色有些古怪,询问他怎么回事,卫启濯踟蹰一下,道:“没有什么。”他就是觉得楚王赴京的目的似乎不简单。 萧槿瞧见他神色,倒是忽然想起一件事。 藩王不可擅离封地,要赴京,除非得皇帝的诏令。而朱济这回来京就是因为太后久未见他,又染恙在身,想将孙儿召来侍疾。皇帝经不起母亲再三缠磨,无奈之下才将朱济召入京。不过太后将这个孙儿召来,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他遴选王妃。 朱济做世子时曾有一正妃,然而那世子妃未久即殁,后又正赶上丁父忧,朱济便一直未曾续娶。如今太后让皇帝将他召来,心里便一直揣着帮他选妃的事。 不过萧槿记得,前世朱济入京时,她与卫启沨的婚事已经定了,所以她当时觉得此事与她无关,未曾想这一世朱济竟然提前入京了。只是她今年才十二,皇室选媳妇的最低年龄一般是十四岁,此事应当仍然与她无关。 想通了这些,萧槿舒口气,跟着就将此事丢开了。 朱济走出一段路后,回头对着卫启濯一行人望了一眼,又慢慢调回视线。 长史杨谏低声道:“王爷可是想拉拢卫家?” “卫家那头自是要尽力拉拢的,只是孤不是在想这个,”朱济想起适才所见,笑了一笑,“小姑娘胆子就是小。不过京师这边人杰地灵,闺秀似乎确乎灵秀一些。” 郁舒比萧槿还小一岁,也是个活泼性子,与萧槿分开时,两人已有了几分熟络的意思。郁舒表示往后会时常去侯府找她,跟着便与吕氏一道离开。 萧槿回府之后,见二房一家子还没回来,倒觉诧异,她们回得已经够晚了,没想到还有比她们更晚的。 后来她用过晚饭出来转悠消食时,碰见了双眼通红的萧枋。萧枋一面抹泪一面疾走,萧槿觉得很是莫名其妙,想问她出了何事,但她显然不肯多言。 一月后,她与季氏闲谈时,季氏无意间走口,她才得知了个中原委。原来重阳那日萧枋去崇国寺上香时遇见了卫启泓,险遭调戏。卫启泓提出让她做他第二房小妾,萧枋愤然拒绝,卫启泓讥她不知好歹,两厢因此起了冲突。萧枋回来后病了一场,陈氏担心卫启泓再来相逼,思想之下便跑来告诉了季氏,让季氏帮忙出主意。 萧槿嘴角微扯,卫启泓这个人还是跟上一世一样风流。他跟他胞弟真是两个极端。 光阴捻指,不觉已至腊月。萧槿在年前想的最多的问题不是这个年怎么过,而是过了年,她就要面对定亲的问题了。 卫启濯无疑是个很好的成婚对象,但因着上一世的经历,萧槿对婚姻总是慎之又慎的,何况是再度嫁入卫家。 正旦这日,卫承勉入宫与文武群臣一道向皇帝行庆贺礼。回府后,他见小儿子打选衣冠要往镇远侯府去拜年,上前一把拽住他,道:“你先莫急着跑,我与你说一桩事。” “父亲先看看我这身衣裳好看不好看。” 卫承勉瞪他一眼,跟着笑道:“你爱听不听。我今日入宫,听说了一个消息——陛下要为楚王选妃了,昨日已嘱咐司礼监那头拟旨了,预备等上元十日假后便颁旨。” 卫启濯立时听出了父亲话里的意思,当下问:“旨意是什么?” “大意便是,此番遴选,于在京大小官员、民庶之家用心选求,务择其父母行止端庄、家法整齐女子,年十三至十六、容貌端洁……” 卫启濯惊诧道:“年十三至十六?这回年纪定得这么小?”皇室往昔择选媳妇定的年纪都是十四至十七岁,这几乎是个不成文的规矩。 “是啊,我也觉着奇怪,不过我听刘公公说,这是楚王自己的意思,他跟太后说他就喜欢青嫩一些的姑娘,大不了就先成婚相处着。” 卫启濯嘴角微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